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熊飞,1938年生。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主持的“诱思探究教学”实验研究课题已通过国家级鉴定;出版《诱思探究教学导论》等书10多部,发表论文30余篇。

原文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具有主体性的人,是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的人,是具有志远、德高、才智、健康素质的人。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主体性教育。学校教育只有在教学这一核心工作中发展人的主体性,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特征是启发性,表现为循循善诱;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特征是独立性,集中表现为独立思考。只有正确处理诱与思、主体与主导的辩证关系,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性的人。

      关键词 学生 主体性 素质教育 教学

      1

      当前,在我国国情中,最根本的弱点是什么?从整体看,从绝大部分地区看,4个字:一穷二愚。即使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愚”仍然是突出问题。在社会舆论大声疾呼“治穷先治愚,治愚靠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制定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教育战线则响亮的回答: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所谓素质,乃是人自身以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基础,在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潜在性、稳定性的主体性因素,或者说应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全部必备因素。学校教育则为人的素质发展创造了一切必要的时空条件。我国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在发挥教育的本体功能的前提下,去发挥其社会功能,以便造就出个性全面发展,而又献身于社会进步的一代新人。人的素质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只有发展了每个人的素质,才能培养出全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正是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手稿中提出的: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应该逐步使人具有某些自由个性的特征,或者用现代教育的观点来说,应该使人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主体性的人是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的人。这种人敢为天下先,胸襟开阔,心存大志,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干,充满崇高理想,具有创造开拓的精神、独立自主的见解,从不保守僵化;他志远更德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集中华民族优秀美德于一身,把爱国和敬业最完美的统一起来,坚毅不拔,振奋拼搏,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温、良、恭、俭、让”;认认真真地修身,堂堂正正地做人,天地正气,傲然而立;他永远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能清醒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是在为社会奉献中得到实现,因而能够不断地以人类创造的文明完善个人。他视野开阔,多才多艺,充分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施展才华,做出贡献;他有健康的心理和生理,能够承担献身精神的需要,为事业终生奋斗。归纳为一句话,那就是:志远、德高、才智、健康。因此,为了使炎黄子孙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事业不断发展,必须使我们的教育思想来一个彻底的转变,以便使人的主体性在教育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实现人的主体性教育。

      可见,素质教育的真谛,就是以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充分运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学生主动地把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内化到他们相对稳定的个性结构中。这种内化过程,就是塑造具有主体性新人的素质教育过程。

      在学校的一切教育工作中,教学是主旋律,是永恒的主题。只有在学校教育的这一核心工作中发展人的主体性,素质教育才能实现。可见,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实现的。必须把学生作为教学的重心,必须建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的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中华民族是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历来是一种创业素质。我国的教育方针归结到一点,就是始终不渝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创业素质的各级各类创造性开拓性人才。这一方针具体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就是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所谓全面发展的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创建的一整套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由此而构成的教学理论,就是全面发展的教学理论。于是,学科教学中,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就是要落实“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知识,又有高尚人格的具备主体性的一代新人。这里的所谓人格,是指人的能力特征和品德特征的总和。三维教学目标也正好体现了学科教学所具有的基本功能。我们采用“三维”这样的立体概念,不仅是说任何教学工作都应该为实现三大目标而奋斗,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成为完整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而不是畸形的残缺不全的人。这正是现代教学论的基本原理,更是人的主体性教学价值观的所在。任何具体的教学工作,都要为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而奋斗,都不能脱离这个总体目标而陷入片面性。

      学科教学中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就是实现毛泽东教学改革思想的精髓——“主动发展论”,亦即“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显然,“主动发展论”的实质就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的目的论、方法论和价值论辩证的统一起来。教学追求的目的乃是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学的途径、方法则是创造一套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崭新教学机制;教学成效的价值标准则是看学生能否主动地发展。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2

      教学是由教与学紧密结合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一个系统。首先应该从人的主体性教学价值观出发,确立教和学两个对立侧面的各自职能及其辩证统一职能。从教学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来看,教学的最终目的,乃是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掌握世界的客观规律,获得自我主体性的实现,为将来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投身于改造世界奠定基础。然而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往往不是直接认识,而是间接认识;不是在漫漫长夜中群体的科学发现,而是在施教媒体的诱导下,个体的重新发现。这一认识与自身发展过程,从教学过程来分析,基本要素有三个: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学生;被认识的客体——客观世界;促进主体认识和发展的媒体——教师和课程。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从而构成了教学系统的三个基本矛盾,如图一所示。其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是教学过程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是主要矛盾。其他两对矛盾(主体与媒体、媒体与客体)则是为了促进主要矛盾不断获得解决而存在和发展的,因而处于从属地位。在教学系统中,这三对矛盾的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就构成了基本的教学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