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希望赢得教学的最佳效益。“教与学”是一对基本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是通过“学”来达到目的的,所以,研究“学”的问题也应该是教师如何搞好教学的关键。但是过去教师往往把较多注意力放在“教”上面,而对“学”的研究较少。虽然前人在学习的方法方面给我们积累了众多的经验,但从理论上去探讨,还是相当缺乏的。教师只有同时研究“学”,才能使自己的“教”变得更有的放矢,也就能更有成效。 近几年几乎各个领域都流行着一句非常时髦的话:“重在参与”。人们开始对“参与意识”引起了重视。在教育界又有人提出一个“智力参与”的概念,认识到提高智力参与程度的重要,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参与不参与是一条界限,参与程度或深或浅也是可以界定的。就程度而言,智力有开发大小之别;就性质而言,智力参与还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学习行为本身,即是一种“智力参与”。所以泛泛地谈“智力参与”还不够,笔者认为必须提倡“主动智力参与”。同样是参与,主动与被动,结果是不一样的。“主动智力参与”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鉴于以往的研究对象多数是智力因素的参与,本文则着重于谈非智力因素如何参与,即主动与被动的问题。 二、生理机制的客观性 已有的生物研究告诉我们,从生理上分析,人的聪明程度,也就是智力的强弱,是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联系程度。人类大脑有上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结。 人的智力通常认为有三方面因素在相互作用。一是先天素质,这就是不由我们每人自由选择的因素,遗传因子无疑有其得天独厚的重要性,这在体力上特别明显,短跑、弹跳力等等体育运动表现尤为显著,百米赛跑的世界冠军几乎都被黑人所垄断。遗传因子其实也是无数代祖先长期的积累,这在体力上是如此,在智力上也是如此。然而,因为智力是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联系程度,而建立这种联系更多的是取决于另二个方面的因素,即社会历史遗产的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努力。而这二个方面正来自于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及环境的熏陶。 因此提高智力的主要途径是学习,是接受教育,这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当学习者处于“主动智力参与”或处于“被动智力参与”时,在生理上也是有区别的。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更为兴奋,而一个人在兴奋的时候,体温升高,体内代谢活跃,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提高,这时候记忆力就好,学习效率也高,这在医学上是有过实验报告的。另外,人感到疲劳的时候,学习效果就差,而处于兴奋状况的时候,疲劳感总是来得迟,学习的持续时间就长,智力参与的程度相对也就高了。通过主动学习用脑,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部位长出新芽,大脑功能就会发展,人的智力水平就会提高。人脑越用越灵活,越用越发达,人也越来越聪明。所以从生理机制分析,主动智力参与对学习有利。 三、内在动机重于外在动机 过去几十年,我们的教育强调明确学习目的性,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些可以称之为外在动机教育。外在动机是外在学习动力因素,它必须通过内在动机起作用,否则外在教育就容易失之空洞,成为教条。 许多学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学习行为是自己的自觉行动,而不是由别人在作决定,这样的学习常常兴趣浓,不易疲劳,同时具有持久性,在困难面前有较强的克服能力。诸如学习目的、学习习惯、性格、意志等方面,我们通常称之为非智力因素,不言而喻,非智力因素也关系到智力的开发。 例如:学校接受毕业生来当教师,一般来说,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常常比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更受欢迎。这不仅在于师范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对毕业后要当教师的目的性十分明确,他们在学习中也表现得更自觉、更勤奋、更得法,检查一下他们的课堂笔记,普遍远比普通大学生记得详细和有条理。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况,师范院校里数学系学生自发在校把初等数学的习题全部解答出来,印成小本子,人手一册;中文系的学生则把中学语文中的古文全部译成现代汉语。他们在当学生时就已经为日后当教师的备课做好了准备。当然这些还是物质上的准备,而精神上的准备更是无形地无时无刻地在促进他们的学习。另外,在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他们也受到一种自我约束力,不时地会想到了必须“为人师表”。杭州一中的前身是浙江两级师范、浙江第一师范,该校校友遍及全国,成名者不计其数,被称之为“名人的摇篮”。考察其教育,该校特别注重内在的动机教育,经亨颐当校长时有“勤、慎、诚、恕”四字校训,注重人格教育,这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这四个字全是讲的修身养性,讲的是自我约束力,人格的自我完美,这比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接班人之类的空洞口号,也来得更有内在力量。 四、提倡“自我效能感”,触发内在动机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教授班杜拉在本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人对自己能够实施某一行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影响人对行为的选择,对困难的态度,对行为的努力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可以影响学习行为中的情绪和效率。班杜拉称这种现象为人对结果的期望和效能的期望。 “自我效能感”的提法,也许比较陌生,我们不妨说得再具体一点。譬如,一个人想当一名出色的艺术家,有这么一种期望。这种事业上的追求目标十分需要,是学不学得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过去人们忽视了这一点,错误地将它作为“三名三高”,作为个人名利思想来进行批判,把这些具体的、美好的个人理想与远大的社会理想对立起来,这实际上是我们的一种失误,是一种极左的倾向。事实上外在动力因素与个人理想的内在动力因素应该是不矛盾的,外在教育应该在诱发人的内在动机上起作用。出色的艺术家的期望,可以说几乎是所有成名艺术家都有过的心愿,有的人只是不愿表露而已。在刻苦的练习中,在失败的挫折中锲而不舍,坚持到底,如果说没有这种理想的支撑,倒反而是很难设想的了。女排五连冠获得世界冠军,在极大程度上是女排队员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