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智力、智慧与创新学习能力

——探索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智慧的教学过程

作 者:

作者简介:
乔炳臣(1933-),男,河南内黄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原文出处:
教学研究

内容提要:

通过解读知识、智力、智慧与创新学习能力,既说明知识、智力、智慧三者之不同内涵与相互关系,又论述了知者与智者的区别。教学中,没有智慧的家长和教师,是教不出智慧的学生的。因为,知识是学来的,智慧是实践中获得的;单纯的书本学习,并不能学到智慧,智慧必须从实践中感悟与体验才能获得。创新学习能力便是知识积累与智慧升华的结果。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0)03-0001-07

      知识是不是力量?知识多就是智商高吗?知识是怎样获得的?智慧来源于哪里?

      当今社会上,人们往往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想让孩子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认为,考试分数高的人,就是知识多的人;知识多的人,就是智慧高的人。因而常犯“智力扼杀”的错误。

      现实生活中,知识者的表现是,常把书本知识当珠宝,贪婪知识,崇拜分数,看重考试,学得痛苦,昏昏沉沉,遇事如何做,不知所之。智慧者的表现是,知识学得活而能用,学习情趣激荡昂扬;别人没有告诉他该不该做,他就知道应该怎么做;别人没有告知他怎么做,他就知道怎么做。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不论哪朝哪代,无不把考察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作为衡量、鉴定、选拔与使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反之,对那些学习上只是注重记诵知识教条,“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的苦学者,往往视为平庸之人。那么,智慧到底是怎样获得的,没有智慧的老师和家长能教出智慧的学生吗?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想和教师、家长与科研人员共同解读知识、智力、智慧与创新学习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一个值得深思探究的重要课题:如何把知识转化为人生智慧,怎样将智慧升华为创新力量。

      1 知识——由博学审问积累而来

      学习知识,主要是通过博学审问的认知阶段,训练与培养注意、观察、记忆等感知能力,以发展记性为主,养成快速高效的识记能力,为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打好坚实基础。

      1.1 什么是知识

      先看几段历代学者的解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老子·七十一章》)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最好;本来不知道而自己却以为知道,就是毛病。其中“知”当知道讲。“知,接也。”(《墨子·经上》)知晓,就是接触事物。其中“知”当知晓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论语·为政》)其中前四“知”当知道讲,后“知”当智慧讲。“为文之道,欲卓然身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练识……所谓练识者,博学于文,而知理之要;练于事物,识时之所直……故练识如练金,金百练则杂气尽而精光发。”(魏僖《答施愚山侍读书》)其中“识”有见识、认识、胆识、学识、识力等意义在内。

      “知识”一词的构成,就是来源于“知”和“识”二词的并列组合,其表达的内涵是相当复杂而深刻的。

      先看“知”。从“知”的会意字形看,左边是一“矢”字,古代指箭;右边是一“口”字,象征射箭用的靶子。意为用箭去射靶心,射准了就能获得“知”。这说明,人要获得知识是不容易的,必须经过一番艰苦劳动,就像射箭打靶一样,首先要操作弓箭,瞄准目标(靶心);其次是要集中注意,认真观察;再就是必须在精神力量支配下,才能发出箭身,射中靶心,获得知识。

      再说“识”。由识字构成的常用词汇有认识、知识、见识、卓识、学识、胆识、识记、识力等。说明“识”的构词能力很强,多与学习认知过程分不开,其内涵是相当复杂多变的。

      从“识”的产生来源看,明代学者胡应麟指出:“学者诚博阅古今,渔猎既广,识见自融。”(《华阳博议下》)清代章学诚也说:“积久而心中有定识。”“定于一者为识力。”(《文中通议·与林秀才》)原来,人的学识、胆识、识力、远见卓识等,都是在博学积累过程中逐步锻炼形成的,而且识力的培养与锻炼,实际上往往又和学习方向的确定、目标的选择统一在一起。

      关于“识”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清代袁枚作过非常形象的比喻:“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续诗品三十二首·尚识》)章学诚的说法是:“学问文章,聪明才辩,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识也。”(《文史通议·说林》)“惟如是,我之命意发言,一一皆从识见中流布。”(《原诗·内下篇》)这就不难看出,“识”就是人们经过学习积累而后形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胆略,它在学习创新过程中,能对全局起协调、主导和统帅作用,是人才发展的一种重要素质。因为,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才能有创新的远见卓识,才能正确选择发展方向和创新目标;只有具备识力,才能有创新胆略和气概,才能形成独到之见;人有了识力,就能把德、才、学等创新因素协调统一起来。所以,教学中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识力是极其重要的。对此,古人的说法是“炼识如炼金”,章学诚总结的成功经验是:“学也者,凝心以养气,炼识而成其才也。”(《文史通议·文德》)又说:“才、学、识虽各有所长,而皆当以学副之。”(《文史通议·杂学》)

      至此,能否给知识下个确切定义呢?很难。因为,以往在众多的教育者当中,对什么是知识的理解,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重知识技能传授,更重考试分数与升学的今天,只要把知识讲深讲透,和盘端给学生,考出好的分数,就已经知足了,哪有时间去考虑知识的获得与转化过程,更不去想学生为何学得那样痛苦,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差别究竟是什么,教知识能不能培养出创造力,好像没有认真思考过。

      现在,在你初步理解知与识的深刻内涵基础上,给知识下个简单定义应该不成问题了。一般认为,知识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学习经验。就其本质说,知识属于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对自然状态、社会发展、生命过程等领域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总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