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教育研究范式在崛起

——教育随笔体学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学术启迪

作 者:
潘涌 

作者简介:
潘涌,男,浙江嘉兴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 金华 321004)

原文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该文以教育随笔体学人群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崛起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其基本特征,即转变研究视角和立场,强化教育学研究的思想价值,同时创新研究文体和言语风格。在此基础上指出随笔体学人群的崛起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教育研究范式在崛起,即教育研究哲学观、方法观和表达观的蜕旧更新。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9)05-0044-07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教育研究范式的开放化,逐渐崛起了一批以随笔为主要研究形式的学人群。他们以鲜活而深刻的思想、灵动而激情的言语构成了教育研究界斑斓多姿的学术新风景,日益强烈地吸引着包括一线教师在内的教育学界的热切关注。这种关注具有充分的学术理由和背景。一方面,就学术著述的主流与非主流而言,教育研究中思想的表达体例和话语方式,并不存在何者为优的绝对准则,关键在于其间是否深具“学术元素”及其与呈显形式之间是否和谐得当。而所谓“学术元素”无非指基于独立人格、源于自由思考所提炼的原创观点、所表达的个人真知并由此适度创新的话语体系。原真、创新和个人性是其间应然的要素。由是推论,只要具备了“学术元素”而暂非主流学术论著的成长型学术作品理当受到学界前瞻式关注。另一方面,就新旧研究范式而言,在教育研究界愈来愈强烈地受到学术合法性危机的质疑和批评、定于一尊的传统研究范式及其言语外化形式急需反思之际,另一种横溢着蓬勃的思想活力、呈现出独特言语魅力的教育研究范式,自然要被纳入不偏执先见的研究者之开放视野。

      一、教育随笔体学人群及其崛起的时代背景

      教育随笔体学人,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新世纪以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思想个性和言语特色两者鲜明的学者兼教师的专业学术群体。其中包括教育学学者、著名特级教师和高校其他人文学者三部分。以肖川、刘铁芳、朱永新、郑金洲等为代表的教育学学者,从自己的学术基地出发,以深邃的专业目光省察教育世界,摒弃饶舌术语,用感性的言语探究教育的底蕴;以吴非(王栋生)、李镇西、赵宪宇、李希贵、程红兵、张文质等主体为特级教师的群体,置身教育“场”内透视纷纭事相,入木三分、颇见力度;钱理群、孙绍振、陈平原、王富仁等高校人文学者,走出狭义的学术圈,站在教育学术“界”外清醒感悟教育背后的历史风云,笔触所至处处流露出纯正的人文情怀和深厚的学术底气。

      这些教育随笔多半曾散见于《读书》、《书屋》、《人民教育》或其他教育类刊物,以后逐渐由岳麓书社、福建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结集,以“集束”形式而辐射出全方位的学术影响力,自然形成了教育研究中的随笔体学人群。就受众面而言,它们已超越了以构建体系化教育理论为宗旨、以操持专业化术语为手段的传统学术论著,它们本身已成为教育学界不能不正视的颇有学理价值、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的研究对象。其基本特点正如荟萃教育随笔的“苜蓿文丛”献辞所道:“它们是现代人文精神烛照下深沉哲思和灵光闪现的教育真知之自由阐发,是富有个人创见的教育思想之集结。”[1]它们的兴盛是特定时代背景下教育研究者们自觉追求的思想结晶。

      首先,就学术背景而言,教育随笔是教育研究面临学术危机困扰时由明智的学人们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建国以来,教育学术界从世界各国引进了背景不一的各种外来教育理论,力求以那种科学形态的理论体系作为建构根基欠深、历史短暂的中国教育学之学理支撑。但因此而长期陷入“失范忧思”与“失语困境”这两极间的彷徨。一方面,苦于没有自己原创的教育理论体系,担忧如果丧失以外来理论作为内核的教育研究范式将遭致“失范”之嫌;而另一方面,简单套用进口教育理论范式的术语来阐释中国教育现实时,又面临“失语的困境”:特定的文化背景、特殊的思维语境与独特的话语系统是天然一体的,具有异域文化内涵的外国教育理论话语,自然难于完全套用于生成在东方文化中的中国教育现实。本土的教育理论必然由本土的教育思想所孕育,本土的教育思想亦必然由本土的教育现实所催生,否则,必然导致用食洋不化的教育术语来包装苍白的教育思想之病症。处在“失范忧思”与“失语困境”之间的某些教育研究,招致愈来愈强烈的质疑和批评,促使推崇思想力量的有志研究者着意寻觅展示心灵智慧的新研究范式。于是,突破僵化研究范式的教育随笔,开始以鲜活的思想魅力和充溢生命才情的表达风格,昭示中国教育研究的另一片灿烂风景。

      其次,就教育现实而言,斑驳陆离的改革时代需要富于使命感的教育学人怀抱求真之心去透视教育现象,激扬改革热情,坚定创新信念。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从以全预制、全封闭和全垄断为特征的指令型课程向多元化、开放性、个性化的创生型课程之蜕变,其间掺杂着诸多教育传统遗留的历史问题,涉及到对教育信仰、课程理念、教材研制、评价机制、教学方法乃至宏观的教育制度等诸多方面教育病理的全面诊断,而新课程理想与旧考试制度之间的显著落差则导致教师信心不足、行动疲软……所有这一切,迫切呼唤着教育学人作出及时、创意、有深度感的积极回应。体系化的理论著述难解“近渴”,应时而作、缘事生议的教育随笔正能迅速有效地化解当前丛生的理论或实践问题,为力度和难度均为空前的课改突破瓶颈制约而注入新鲜的精神动力。

      最后,就图书出版市场而言,处在激烈竞争中的一些出版社颇有眼力地预见到教育随笔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及市场价值,纷纷以丛书这种批量化的手段促其诞生。面对一个坚定拒斥教育研究和写作中沉闷、贫乏和平庸倾向的随笔体学人群,具有前瞻意识的出版社自觉地意识到开发这笔教育思想资源的广阔前景,意识到这种底蕴丰沛、生机盎然的教育随笔会以自身理性力量和感性魅力兼备的卓越文品满足一线教师充满现实焦虑的心灵需求,并将吸引关注中国未来走向、忧思民族精神生长的社会受众。正如清醒的书系策划人所思考的那样:“20世纪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太缺少建树。蔡元培、陶行知等寥寥数人的光芒掩盖不住几代人的寂寞和虚空。当又一个以文化重建和赋予教育全新价值为重要特征的世纪来临之际,重新聆听教育真挚、深邃、智慧的声音就显得十分迫切。”[1]这种源自教育田野的清新之声,散发出浓郁的草根气息,激发着广大教师探求教育、深思改革的强烈冲动。而各大出版社正是在这种洞见的美好预期下,精心选择,创意策划,开辟了一片教育随笔蓬勃生长的广袤天地,促使了“学术异军”的崛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