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深圳实验学校实行了“本体教育模式”的实验,简言之,所谓本体教育,就是指向人的本身的教育,而非本体的教育,则是指向人的身外之物的教育。前者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而后者是反映了应试一筛式教育的特征。在他们的实验中,学校把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健全的人”。他们的实验表明,这一目标是培养现代社会的人所必须的,也是学校在现实情况下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一、什么是健全的人? 深圳实验学校在阐述教育实验的目标时提出:“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献身的精神;应有不断追求新知,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成为既有文化又有理想和道德,既有知识又有各方面的能力,既有才学又有健全的心理,既有学识又有强健的体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健全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对特区社会有用的,为特区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得到充分发展,和现代化相适应的真正健全的人。…以适应21世纪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体教育指向人本身,而人是社会的人,“健全”的具体含义是由于他立身于社会,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要求所决定的,因此人的健全发展和国家的需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然而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不可避免地要用考试作为选拔标准,而考试竞争的结果,又有可能扭曲“健全”的概念。深圳实验学校实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在这种情形和氛围之中,作出把目标对准人和社会的长远需要的实验。他们的实验表明,培养在现代意义上的“健全人”,与当前存在的,忽视培养对象具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整体性,不顾及学生人格发展,只把学生当成“考试机”的教育相区别,是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的。本体教育的“健全”的概念的特征是:它所指的是人格的健全,而不仅仅是应考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它所指的是人的智力个性以及创造性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各门学科的齐步前进。实践表明,健全的人的目标,把个体的人格发展放在根本位置上,就高屋建瓴,促进了学业的发展,在各种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就这个意义讲,本体教育式的素质教育,又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的、科学的途径。 二、培养“健全的人”的人类学依据 本体教育和非本体教育对人的认识有着质的区别。后者有简单化的倾向,把人看作是一个知识的容器,低估了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的重要性,贬低了受教育者的发展的无限丰富的需求和可能性。前者则把人看作有着这样的需求和可能性,并由此提出培养“健全的人”的教育目标。 首先是人的需求的丰富性。马斯洛认为,“至少有五种目标,我们可以称为基本需要,扼要地说,这就是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此外人类还有达成或维护这些基本满足赖于存在的各种条件的愿望引起的动机,以及为某些更高的智能的愿望所引起的动机”。人本主义科学家们进行了多种实验,来证明人的需求的层次性和复杂性。他们认为,人的基本的需要,对于所有的人都是共同的,因而是人类共有的价值。但是,特异的需要则产生了特异的价值。甚至个体的体质差异,也会导致对自我、文化和世界各方面的偏爱,也就是说,产生特别的价值观。 通过实验的直接的和临床的证据证明:在人的内部存在着一种向一定方向成长的趋势或需要,即自我实现,或心理的健康成长。也就是说,人有一种内部的压力,指向人格的统一和自发表现,指向探索真理的成为有创造力的成长美好的人,或向着完美的存在前进,向着大多数人叫做美好的价值前进,这种追求甚至有着“类本能”的性质。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的兴趣、需求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尊重,从而将会更好地表现出来。需求即动力。需求即价值。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活动、思考、工作,其实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于是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我们的教育只有充分认识到人的内蕴的需求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复杂性,才能把眼光投放到更高更远的境界当中去,才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来。 事实表明,对同一个事物,人们可以有极为不同的认识,这是由经历、学识、处境、价值观等等的不同而形成的。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间,经常发生认识冲突,原因是成年人在长期经历中产生思维定势,筛选了与他的现实生活无关或不相容的许多可能性,而青少年却保持着对于事物的敏感,保留了多向发展的可能性。传统教育之所以必须改革,主要是因为它用成人的已经形成的受局限的定势去规范儿童,从而不自觉地抹杀了儿童的多向发展。本体教育强调培养“健全的人”,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为求使个体在情势发生变化时,能够选择合理的(与他的社会责任、个人需求和发展可能性相一致的)发展方向,并在思想上、心理上、知识上、能力上、体力上与之相适应。 其次,人具有发展的巨大的可能性。作为不断繁衍的人的本体,在数千万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任何计算机也无法比拟的“硬件”,也就是作为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物质基础。人脑有140多亿神经元,从而有条件构成复杂的计算机也无法拥有的丰富“语言”,而且,有相当于计算机的基础内存的一些特征,如某些本能,先验的逻辑规则,等等。也如计算机可以存入各种各样的内容的文件一样,人之初是无所谓善恶的,七情六欲只是这个“计算机”的自身性质,而不是外部写进来的语言。当人进入对社会有了知觉的阶段,也就进入了“社会的人”的初步阶段,由学校或家庭、社会才给了他们从善或从恶的现实可能性,这就相当于计算机从外部写进了语言。发展的可能性,来源于外部世界提供的条件,更来源于自身的物质基础的完好性。认识和尊重这一点,是对儿童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必须而且可能培养健全的人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