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态”概念的演变 看教学理论的发展走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本文从“教态”这一概念的演变及其相关研究方面入手,探讨了90年代教学理论研究的新特点。

      关键词 教态,教学理论;概念演变;方法论

      所谓教态,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动作、仪表、装束等。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教态一直处于教学理论研究的边缘,就它的作用而言,也只被视为教学的一种背景、一种基调;与此相应,对教师的要求也只是“自然大方”、“不慌乱,没有失常的举动”。也就是说,只给教态划定了边界,而在如何发挥其作用方面则失之不足。

      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教态这一概念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式,有的研究虽延用原有的概念,却赋予了新的内容。90年代出版的教学论著及教育理论刊物上,各种新的称谓及有关研究已进入“教学前沿”栏目,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采用了“人体语言”、“体态语言”、“非语言行为”、“非语言信号”、“非语言沟通”等新概念,对其作用及其运用提出许多新见解,开辟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近年来,教学理论的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无论在宏观方法论方面,还是对微观领域的应用性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窥一斑可以见全貌,从教态概念的演变及其相关研究可以看出,90年代教学理论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论的研究,已建立在新的方法论基础之上

      在以往的教学理论中,教态这一概念多半与组织教学及思想品德的陶冶联系在一起,似乎教态的作用只限于课堂教学管理与思想品德的培养方面,而对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则价值不大。因此,在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上,语言的位置显得绝对重要,教态只被列为无关大局的细微末节。人体语言、体态语言、非语言行为、非语言信息等新概念,从信息论、控制论的角度出发,把教学活动视为信息的编码、传输与反馈过程,把非语言信息视为一种教学信息的载体,强调在课堂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过程,语言与非语言沟通,都是信息传递不可缺少的方式。其中,非语言行为可以辅助、甚至替代有声语言传递信息,扩大信息发射量,增加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接受量,同时还具有沟通师生感情、调控教学等作用。

      二、对教学过程中两大主体研究的深入

      长期以来,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已得到确立。然而,这两大主体是怎样相互作用的,换句话说,其相互作用通过哪些媒介、有哪些表现形式则失之笼统。有关教态的近期研究,把非语言行为作为课堂上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方面,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暗示效应),剖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动作、姿态、衣着、风度等非语言行为对学生认知、情感、意志活动及品格形成的影响,从而深化了对教学过程中两大主体的研究。

      三、把潜意识纳入研究范围,扩展了教学理论研究的领域

      多少年来,教学是一种自觉的认知活动的观点一直被绝对化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潜意识领域很少有人涉足。近年来非语言概念的引进及其相关研究,注重师生心理的无意识方面,揭示了教师的表情、动作、姿态、仪表以及与学生的接近度对学生心理的暗示作用,指出:暗示是人们为实现某种目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暗示的机制在于直接作用于无意识,从而通过无意识去影响意识。与其它方式相比,“暗示对人心理活动的影响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发生作用的方式具有隐蔽性,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所以暗示作为对人心理行为发生作用的手段是有效的。”[1]有关非语言行为暗示作用的研究,开辟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必然给教学带来新的面貌。

      四、模糊领域的出现,突破了原有的概念界线

      在以往的教育学、教学论著作中,有关教态问题的论述通常从属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上课的基本要求”,或在“教师的基本素质”中稍有涉及。非语言信号、体态语言等概念的出现,打破了教学理论原有的概念界线,揭示了教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媒介的作用,并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与此相关的是,以教学媒介为标准的原有的教学方法分类(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实践的方法),似乎已不能囊括教学方法的全部了。例如,非语言行为的运用既与“语言的方法”形影相随,其本身又具有直观的特点和实践(操作)的成分。此外,非语言行为等教态变式的研究,还触及了教学组织形式问题,特别是对课堂教学的空间、布局以及师生接近度等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上述情况表明,教态概念各种变式的出现,打破了教学论概念体系原有的边界,人们已对非语言作为专门的概念和问题予以研究。

      五、科学性与艺术性水平的提高

      以往对教育、教学理论最尖锐的批评之一,就是其科学化程度不高,还处于经验汇编水平。如果把这种指责缩小到对教态问题的研究,也许并不过分。非语言概念的出现及该领域的研究,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公共关系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使原来对个别教师局部经验的描述,上升为对普遍因果关系的揭示。教态概念的分化,还使以往研究中忽略的许多细节(如距离,即教师与学生的接近度)纳入研究范围,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分析论证,从而使该领域的研究超越了原有的经验水平,向科学化迈进了一大步。

      与教学理论科学化并行的是,近年来,教态艺术的研究在教学理论研究中占有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灵感与创造得到了提炼和精化,对教态艺术的作用、规范及其运用的研究更加系统化,教态艺术的研究有了更广泛、深入的发展。目前,国内已出版了若干教学艺术专著(如董远骞:《教学的艺术》;韩延明、李如密:《课堂教学艺术通论》等),对教态艺术设专章进行讨论。90年代出版的《教学论新编》(吴也显主编),对“教师仪容、动姿语汇艺术”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指出,“仪容、动姿语汇艺术,是教学人员借助于仪表、表情、举止、手势等手段来传达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语言通讯手段”。(见第488页)其规范表现为:仪表语汇的优雅美;眼神语汇的神韵美;举止语汇的从容美。教态艺术的研究表明,教学艺术的研究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科学性与艺术性水平的提高,是当今教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