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30至50年代,苏联教育制度存在着过分强调文化知识教育,轻视劳动教育,“突出智育第一”的倾向,1958年苏联开始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但由于过分强调生产劳动,忽视知识教育,致使改革最终失败。苏联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向人们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乃是现代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所在。 1958—1964年的教育改革,是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学术界迄今未见专文全面探讨。近年来国内出版的几部外国现代教育史著作,虽对此偶有涉及,但不是不成系统就是语焉不详。从积极构建全方位、多视角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史研究体系的意义上讲,这不能不是一种欠缺与失衡。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就赫鲁晓夫推行教育改革的原因、内容以及客观效果诸问题陈述几点管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补苴罅漏之目的。 一 50年代末,苏联之所以进行教育改革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众所周知,50年代初苏联国民教育制度基本上是战前30年代教育体制的沿袭。[1]30至50年代,苏联普通学校分三种类型,即四年制小学、七年制不完全中学和十年制完全中学。十年制中学主要是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中等专业学校分为两类:一类招收不完全中学毕业生,学习年限四年;另一类招收十年制中学毕业生,学习年限二年。培养中等专门人材。职业学校,属劳动后备系统,培养熟练工人。招收七年制不完全中学或十年制完全中学毕业生,学习年限较短:半年、一年、二年不等。高校分为五年制综合大学和四至六年制专门学院。当时,国民教育制度向中等学校提出的任务是:“为高等学校培养很好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的完全有文化的人”。因此,中等学校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保证对学生施行投考高等学校所必需的普通教育训练上”。[2]“提高学生知识质量”成了中等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3]为此,各校都制定并颁布了奖学金制等措施。这些措施规定:“不完全中学毕业生有优先进入中等技术学校的权利,中学毕业生有优先进入高等学校的权利”。此外,中学毕业生数、理、化等主要科目分数为“优”,其它科目成绩不低于“良”者,“有权免试升入高等学校”。[4]显而易见,苏联30年代形成并一直沿用至50年代初的这一学制,突出的是“智育第一”[5]。但是,早在20年代就已普遍流行的“学生劳动训练和综合技术训练,以及让他们学好生活和劳动活动所必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等任务,都被推到了次要地位”[6]。从1936年起,在普通教育学校的教学计划中,逐渐取消了有关学生劳动训练和综合技术训练的一切科目。1937年,中学的实习工厂被正式撤消。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关于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学甚至提也不提了”[7]。学校教育方向存在的片面性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越来越多的男女青年从中等学校毕业后,“认为只有升入高等学校或者至少升入中等专业学校继续求学,才是他们所能接受的唯一生活道路,他们不愿意到工厂、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去工作,甚至有一些人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对自己的侮辱”[8]。所幸的是,当时普通中学数量较少,高等学校发展较快,因而应届中学毕业生往往都有升入高等学校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但到50年代中期,随着中等教育的普及化,中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在成倍增加,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就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中学生的升学要求了。1957年,完全中学毕业生数比1945年增加10.6倍,而高校招生数只增长了85.8%。[9]在1954至1957年间就有大约250万中学生未能被高等院校或中等专业学校录取。[10]仅1957年一年,就有80万学生不能在中学毕业后继续升学,而只有25万学生直接从中学教室走入了大学课堂。[11]这些没能升学的莘莘学子,“虽然对加入工人——蓝领工人或白领工人的行列没有任何身心准备,但也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12]。这样,“在学校工作的目标与劳动就业的可行性之间,在教育制度的结构与国家经济的需要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相互脱节、互不适应的现象”[13]。消除这一现象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建立一种教育制度,它既有利于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又能促进学生参加与自己年龄和身体相适应的,并对社会有益的活动”[14]。为此,1955—1957年,苏联上千所学校试验了把教育与劳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农村地区的学校尤其具有创造性;它们重建了果园和菜圃,让学生在自办农场里考察农作物轮作的效果,学习使用农业机械,饲养家禽家畜,开办机器拖拉机站。城镇学校也重新办起实习工厂。有些学校的“学工车间”,往往就设在当地工厂企业的厂房里。这些独辟蹊径之举证实:“将教学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有作为,完全可行”[15]。但是,这两年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学校的综合技术化所做的一切,并不能保证普遍地从根本上改善儿童和青年的教养和教育状况,还远远不能消除学校同生活脱节的现象”[16]。“大多数学校仍然在按老样子进行教学”[17]。再说试点工作本身也还存在不足,比如经验丰富的教师过于缺乏试点学校用于组织生产劳动和开展生产技术培训的课时“极显不足”[18]等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58年9月2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尼·谢·赫鲁晓夫向中央委员会提出了一份《关于加强学校与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份建议“直言不讳,极为坦率,它单刀直入地批评了那种将学校与以后的生活相割裂,使教育制度的目标与国民经济的需要相脱节的鸿沟,批评了那种片面强调学生继续深造,接受高等教育的倾向”[19]。为日后的教育改革确定了原则和方向。同年11月12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根据上述《建议》发出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提纲》交全民讨论,结果“受到了普遍拥护”[20]。在此基础上,1958年12月2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以下简称《法律》)[21]。这项《法律》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直接把教育改革问题提出来,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国家法令付诸实施的。苏联现代教育史上首次重大改革从此拉开序幕。 二 根据《法律》规定,1958年苏联的教育改革涉及到学校制度、学校类型、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学习年限、教育教学内容及其方式方法等许多方面。 (一)普通学校的改革。《法律》认为,中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青年走向生活,参加公益劳动,进一步提高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的水平。因此,必须培养学生通晓科学基础知识,成为能够经常进行体力劳动的有学识的人。于是《法律》规定,普通学校的学生,从15至16岁起,在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接受完全中等教育,使所有这种年龄的青年都参加公益劳动。 《法律》把原来十年制的普通学校延长为十一年制。并要求尽快改组原十年制学校(高年级)为各种类型的十一年制的普通中学。与此相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由七年延长到八年。并要求从1959至1960年学年起,就开始把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七年制学校过渡到实施义务教育的八年制学校的工作,并在三、五年内完成这一过渡。这样,初等教育仍为四年。中等教育就分成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八年制学校(原七年制学校延长一年),属全部普及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完全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第二阶段为九至十一年级的中等教育,称为完全的中等教育阶段。负责施行完全中等教育的学校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工农青年学校。这是一种不脱产的普通中学。它招收不完全中学毕业并直接参加生产的青年,采取夜校或函授的形式教学。这类学校的任务是给予第二阶段的中等教育并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学习年限为三年。这种学校一般由工厂和农庄单独或联合开办。其毕业生可领取中等教育毕业证书并有权报考高等学校。二是从事生产训练的中等普通劳动综合技术学校。这是一种全日制类型的学校,八年制中学毕业生可进入这类学校,学习年限亦为三年。学生在这种学校里除接受普通中等教育外,还要接受职业训练及综合技术教育。学生的生产训练和公益劳动,一般在企业的生产车间,在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的学生工作队,在校办工厂或教学实验农场中进行。教学计划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被用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生产教学和生产劳动上。在完成所有这些教学任务后,按实际需要,学生既能升入高校,也能够在经济或文化部门就业。三是中等技术学校。八年制学校毕业生进入这类学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培养具有中等教育程度的熟练工人和技术辅助人员。修业年限三至四年。学生毕业后发给有关掌握职业技能和完全中等教育的毕业证书,并可获得中等技术专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