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育的几个心理学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愉快教育正以其独有的风格和强大的生命力,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愉快教育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学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加深对愉快教育的认识,促进愉快教育的发展。

      一、愉快教育的实质在于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全面的、和谐的、生动的发展

      我们的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谐方面获得全面的、和谐的、生动的发展。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否认社会需要是错误的,但忽视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规律也是片面的。建国以来,教育理论界关于我国的教育目的曾有过多次争论,有的强调人的发展中社会需要的制约性,有的则强调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虽然现在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但对我们的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地、和谐地、生动地发展这一基本思想,是没有多少争议的。问题在于怎样理解发展,如何实现发展。

      若干年前,中国教育学会在武汉举行一次学术会议上,应邀赴会的日本教育学会的代表把一个体格健壮、活泼可爱的玩具娃娃送给大会。其寓意是十分深刻的:我们当前的教育究竟是在促进孩子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还是在扼杀孩子,阻碍他们的发展?

      不管人们的宣言如何,事实上就我国的现状而言,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学和小学)的主流仍然是应试教育。尽管在会议上,在文章中,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里,人们把“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口号喊得响而又响,然而主宰我国基础教育的仍然是应试教育,升学率仍然是评估各级学校压倒一切的硬指标。现行的应试教育极大的扭曲了人的个性,阻碍了人的发展。

      首先,现行的应试教育不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而是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甚至不惜牺牲人的素质,损害人的发展。这是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相悖的。

      其次,现行的应试教育破坏了人的德智体美发展的和谐性。从人的自身发展规律来看,心身本身就是不可分的,道德、智力、体质本身也是和谐统一、相互制约的。现行的应试教育唯一的硬指标是升学率,它不仅以牺牲学生的能力为代价,以题海战术为重要方法,把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送入高校,破坏了能力与知识的和谐性,而且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和品德发展为代价,在分数的“跑道”上不顾一切地拼命赛跑,从而也破坏了人的德智体发展的和谐性。目前不少高校学生思想素质与心理素质差,心理障碍严重,社会责任感缺乏,人际适应力差……这些,不能说不与现行的应试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不能不说是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中“一分(分数)遮百丑”所产生的苦果。我们在饱尝这个苦果时,是否深切地感到:现行教育,我们在教育中所做的一切,是否正在与人的自然发展相悖,是否正在扼杀着活生生的下一代呢?

      愉快教育的基本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发展,使他们主动地、生动地、和谐地全面发展。它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愉快中发展,并在学习中获得愉快,在发展中感受愉快,从而乐于发展,主动发展,顺利发展。因此它是对现行应试教育的反动,是对“片追”的挑战,是对人的发展的自然规律的回归,也是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愉快教育绝不是一种权宜之计,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在当前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中,愉快教育更有着其特殊的意义。

      二、愉快教育有效地激励儿童内在的心理机制,把教学中的外部控制与儿童的内在心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和在学习活动中起主体作用的学生有机统一的协同活动。这种协同活动的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否有效地激活学生内在的心理机制。

      纵观教育史,我国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中外部控制与学生内在心理机制的有机结合,重在激活学生内在的心理机制。

      《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给以牵制,积极地鼓舞督促学生,而不强加逼迫;启发他们独立思考,而不立即越俎代庖把结论告诉学生。[1]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协同活动,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愉快,积极展开思维,教学目的就易于达到。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1472—1528)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2]告诉我们教学要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潜移默化。

      重视教学中激活学生内在心理机制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诲,不到他冥思苦想还想不通时,不去给他找开思路(“开其意”);不到他深入思考已得其意,但还不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时,不去帮助他用明确的语言加以说明(“达其词”)。如果学生对教师讲授的东西,还不能联想类推,触类旁通,教师就暂时不去重复教他,让他继续深入思考,以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然后再教新的。这就表明:第一,孔子强调要千方百计形成学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诱导、启发,即是要最大限度地激活和发展学生的动力系统。第二、孔子要让学生达到以“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地步,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系统,充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4]一句话,启发式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在激活学生内在心理机制的基础上,把教学中的外部控制与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遗憾的是,我国古代教育遗产中这一宝贵思想,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并未很好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