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教学理论只注重教学语言技巧的研究与培养,而忽视了对话语自身的研究。其实,教学由话语始,到话语终,话语以外无教学。教学话语的言语形式带来意义的瞬间生成和意义的不可重复性,从而带来了永恒的理解的差异。教学话语的三维结构,两重功能,双主体,都将教学理解和教学内容的掌握置于无法确定的境地,既使理解无限开放,又使正确理解发生困难。 关键词 教学话语 理解 内容异变 话语功能 话语结构 话语主体 对于学生来讲,主要任务之一是理解世界和人生。而世界和人生是不能仅凭丰富的经验直接理解的,它特别需要通过经验的话语来达到。我们所具有的教学世界,本质上是话语的。教是话语,学是话语,话语之外没有教学。教学的简约性规律或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关系原理说明了这一点。 话语是教学得以实施的必要中介,是教学得以完成的必要手段。因此,话语的局限,就是教学的局限。话语达成理解,通向理解,也局限理解,变异理解。学生理解的差异源于主观的结构,也就是源于话语。 传统教学论只研究表达的技巧,而忽视话语自身;只研究话语对信息的传递,而忽视它对信息的变异。 然而既然话语对教育教学对理解的影响非常深远,如果我们不想被话语影响引入歧途,如果我们想通过对话语的了解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我们就必须结束上述局面。 其实这方面的尝试几年前就已开始出现,近年更日益被人关注[1]。本文对此题拟作进一层探讨。 一、教学话语:理解的困难和理解的机会 话语即discourse,由拉丁词头dis“穿越、分离”和词根course“线路、行走”组成,大意是对事物演绎、推理、叙说的过程,词典里多作说话、讲演、论述解。我国大陆以话语表示,港台则常以述说、叙述、说法表示。复杂的话语在教学中就表现为教学话语,是教学中对事物的演绎、推理和叙说的过程,重点在言说过程。 传统上和习惯上,人们对教学话语的研究集中在言语技巧或者说表达技巧上。诸如语言清晰、声音宏亮、抑扬顿挫、辅以必要的停顿、手势等等。但几乎没有对教学话语自身进行过任何探讨,这因为以前的研究前提是,话语能表达、能准确表达欲表达的意义或信息,学生通过话语能准确接受教师表达的意义。这样,表达的技巧自然成为主要乃至唯一的问题了。 但我们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话语无法准确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意义,学生无法通过话语准确接受教师表达的意义,意欲表达和实际表达的不同一,实际理解和期望理解相偏离。学生理解的是失真了的教学内容,是经由语言表达而多度异变了的内容[2]。心理学研究表明“言语行为的社会环境和语言交际的方式,在一种文化群体与另一种文化群体之间具有广泛的差别”[3]。教学使用的语言,由教师和校方代表的主流文化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讲,这种教学语言并不是很熟悉的,学生的语言对教师来讲也有一定陌生度。有个小学生作文写道:“我爸爸一有空就摆弄他那些宝贝破邮票”,孩子的情感从言中透出,绝无教师所判评语的意味:“集邮乃高尚的事业,怎么能用这样的词来形容爸爸的集邮呢”!两个群体,两种话语,相互干扰,相互超出,妨碍了相互理解,也为相互理解提供了无限可能。可见,教学的理解就是话语的理解。话语甚至是思想本身。话语之外,教学就会完结。Flander的研究表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谈话讲解等话语活动用了三分之二时间,若考虑读和写这两种语言形式,则可以说教学就是话语活动,话语之外无教学[4]。 教学的话语性使得教学永远有理解的差异性:受教者不能完全客观理解施教者,理解者不能完全客观理解被理解者,这就是教学理解的困难。所谓理解,可以看成是人在某一时刻,对理解对象及其它与理解者之间的全部整体关系的把握。理解中任何部分关系、知识的变动,也相应改变了整体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在一个侧面,理解的困难是教学内容的失真和异变;在另一个侧面,它是教学中的多重接受。因此,理解的困难就是交流的困难,就是学习的困难,也是教授的困难。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力图被对方理解,更力图理解对方。然而教师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他的所教,学生无法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合教师的意图。一堂相当规模的观摩课上,“渔夫的故事”一课被某特级教师讲得有声有色,眼看就要成功结束,可偏偏此时教师连点五六个学生,都没有准确分出段落(更精确一点讲没有分出与教师想分的一致的段落),教师的思路断了,原准备好的精彩结语用不上了,课堂上有些纷乱,一堂课就这样被学生的理解偏离教师的理解而留下最后的遗憾。教学的话语留下了理解的差异,而理解的越轨又造成了教学的尴尬。 所以我们说,语言之外无他物。教学话语构成教学自身,教学话语构成不完善不完全但敞开的无边际的教学自身。不完善不完全是因为不能彻底交流和理解即理解的困难;敞开无边际是因为思想的自由、创新的自由、即兴教学的自由,当然更是理解的自由,即理解的机会。 教学话语的多义性和理解的差异性总是存在的。因此,我们研究的任务不是力图消除它,而是尽量使人们认识到它的存在或使它的存在凸显,并通过认真研究它的形式、结构和功能,使之不再成为错误的根源,使之成为可加以控制利用的发展理解力的有益机会。 二、教学话语的形式与理解 教学话语有文字的和言语的,各以其不同特性影响教师的施教,影响学生的理解。在言谈的话语中,说话主体的意愿和所说出来的意思往往只是部分一致,而在文字的话语中,这种一致更不易达到。文字的意思和文字作者的意思产生了隔离和差异。 课上,教师正讲得起劲时轰隆的车队从窗外驶过,教师随口说,“也许是部队换防”。“换房?部队要换什么房”?学生纳闷。这种言语的误解若处于文字的阅读过程,则立即消失。小学语文五年二期《老水牛》一课有这么一句,“他叫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他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读此文字,当无问题,讲听这些文字,误解就可能来了:是人这个“他”走到哪里牛这个“它”跟到哪里,还是牛这个“它”走到哪里,人这个“他”跟到哪里?正常的书面语用于口头,就容易出现混淆,这是不同形式教学话语的含混性。教学中文字与言语的话语总交错展开着,而大量的教学以讲解为主,这样误解不时发生,真正的理解永远是有缺陷的。但毕竟这种缺陷很易克服,只要学生提出疑问,教师使言语变成文字,一写误解便消失了。令人担心的是,学生理解时产生误解而并不自知,没有疑问,教师便失去了纠正误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