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在有关受教育程度和工资关系的研究中,求导教育收益率的明瑟模型备受关注。截至目前,已有很多人据此模型对教育和收入的关系及教育对收入分配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如Coleman(1979)分析了美国各人种的教育程度和收入的关系,强调了教育机会的平等。Barro等(1993)利用129个国家的总计数据,测算了不同教育水平的男性、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工资水平的关系。Psacharopoulos(1994)推算出世界的平均教育收益率约为10.1%,并证明了女性的教育收益率比男性高。另外,教育的收益率具有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倾向,中低收入国家(人均收入2449美元以下)的教育收益率为11.2%~11.7%,高收入国家(人均收入7620美元以上)的教育收益率是6.6%。 关于收入的决定和收入差距的产生,不仅教育、职业、社会地位、婚姻、性别、年龄、家庭背景、行业、专业知识等因素有影响,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外在因素也有很大影响。Xue等(2003)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城市住户调查(CHIP)的数据,发现在市场经济进程中,由于国有企业的裁员导致失业增加,从而加剧了城市的贫困,而这又扩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Cao等(2005)利用1995年城市住户调查(CHIP)数据,证实了中国经济的市场转型对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Demurger等(2007),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1988年和1995年的城市住户调查(CHIP)数据分析了工资差距,指出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化,男女之间的工资差距在缩小。 在已有研究中,计算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为数甚多。Knight等(1991)运用教育的虚拟变量证明教育对工资具有正的效应。Johnson等(1997)运用1988年的城市住户调查(CHIP)数据,推算出城市教育收益率为3.3%,农村为4%。南亮进等人(2006)使用2003年浙江省农村调查数据,推算出中国的教育收益率为4.5%~5.5%。张车伟(2006)使用2004年上海、浙江和福建的调查数据,推算出教育收益率为4.3%。Yang(2005)使用12个省的数据,计算出中国城市平均教育收益率从1988年的3.1%上升到1995年的5.1%。Zhang等(2005)使用1988~2001年国家统计局6省的数据,计算出中国教育收益率从1988年的4%上升到2001年的10.2%。然而,这些计算结果都远远低于Psacharopoulos(1994)所推算出的中低收入国家的教育收益率。 另外,在影响中国收入差距的因素中,有特殊的制度性因素,这就是户籍制度。Whalley等(2004)对于收入差距与户籍的关系之间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户籍的限制给收入差距带来极大的影响。Cao等(2005)和Okushima等(2006)也指出,教育水平的差距是中国城市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但Sicular等(2007)的最新研究使用2002年的城市住户调查(CHIP)数据,指出用购买力平价调整收入后,城乡差距比用名义收入计算的差距缩小了20%~30%,同时他们还证实,城乡收入差距的40%可以用教育的差距来解释。 关于中国城市收入差距的调查研究虽然有很多,但有关深圳市收入分配的研究甚为少见。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值,深圳市的基尼系数,1985年为0.17,1990年0.19,2000年为0.28(汪开国,2005:303)。而根据《深圳统计年鉴(2005)》刊载的深圳市统计局进行的住户调查数据,2004年深圳市的基尼系数为0.29。众所周知,深圳市有很多高收入家庭,同时外来打工的低收入移民住户也非常多,仅凭想像就可知其收入差距要比北京等城市大得多。由此可见《深圳统计年鉴(2005)》的数据可信性有问题①。 关于中国收入分配的差距,虽然已有不少研究,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基尼系数虽然可以明确总体的差距情况,但并没有明确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2)泰尔指数把观察对象分成组并对其差距进行组内和组间分解,但并不能确定组内差距的原因。(3)回归分析可以根据各个变量的统计学显著性验证影响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但它并不能把握各因素的影响程度。(4)在其他研究中,多数情况下把城市户籍等制度因素与教育差别等市场因素分别验证,没有连贯说明。(5)用可信程度较低的官方数据进行研究本身也值得怀疑。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将利用独自的住户调查数据,计算深圳市的基尼系数并依此分析中国的收入差距的实际状况。另外,我们还将利用泰尔指数分解差距,讨论引起收入差距的制度因素(主要讨论户籍政策和经济特区政策的影响),并利用Oaxaca-Blinder方法进行回归分析,以对不平等指数进行分解,测量包含教育在内的各种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 二、深圳市住户调查及其数据 (一)深圳市住户调查 深圳市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20多年的发展中,已成为拥有8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②。2004年,深圳市的总人口为598万人,其中有深圳市户籍的人仅有165万,不足总人口的28%,外来人口432万,占总人口的72%,可以说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深圳市人口年龄构成年轻(本调查平均年龄为30.4岁),非经济活动年龄人口比较少。同时,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仅有1%,第二、三产业分别为57%和42%。从业人员主要在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工作(深圳市统计局,20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