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背景下教师发展的自由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相峰(1957-),男,江苏涟水人,徐州师范大学教授,校党委副书记。徐州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原文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专业化背景下教师的发展以全面自由发展为导向。教师发展的自由包括自由性和自由度两个方面,自由性是教师发展的基本特性,教师发展的自由度是指教师发展自由性的实现程度,其取决于自我知觉和认识水平,自我实现目标,知识与能力,物质条件,社会关系,学校环境和同事、学生及其家长等相关要素。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425(2004)04-0124-03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职业经历了教师长者化、教师非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三个时期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当今,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世界性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并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有学者提出,教师专业具有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专业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六大特征与标准[1]。这六大特征与标准,不仅在“专”的旗帜下表达了教师知识、技能、道德等素质的特殊内蕴,还揭示了教师素质持续发展的专业诉求。教师素质向着专业化方向的提升与发展,引起了人们对教师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和因素的思考,于后者有事关国家、政府机构、学校、社会责任和培养制度、管理制度等因素的教师教育问题讨论,于前者有教师专业知识学习、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探究。本文即立足于发展主体,从主、客体关系辩证统一的视角,对教师发展的自由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教师发展的自由性

      教师的自由是指教师对客观事物(包括主体客观状况)规律的认识和对主客观世界的改造,这种认识和改造的目的是推动客观世界和教师主观世界、主体素质的发展。教师基于发展目的对客观事物(包括自我客观状况)规律的这种认识的特性,和对主客观世界的这种改造的特性,就是教师发展的自由性。

      教师发展的自由性不在于摆脱那些与发展相联系的客观规律而独立地存在,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改造客观现实,推动发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而存在着的客观必然趋势,教育发展规律、学生与教师自身发展规律也是不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意志而存在着的客观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未认识它们的情况下,便处在盲目地受它们支配的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的自由和自由的发展。教师只有在认识这些规律的前提下,才能运用这些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塑造学生、发展自我。

      二、教师发展的自由度及其相关要素

      所谓教师发展的自由度,是指教师发展的自由性的实现程度,或称之为教师发展的自由程度。就教师个体而言,发展的自由度是其基于发展目的的对相关社会和自然的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支配程度。

      从客观上看,依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一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很弱,为了安全和生存,只能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自由度十分低下,根本不可能有自由、充分的发展。二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阶段。在这一阶段,人认识和支配自然与社会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能力体系,以普通的社会物质交换为基础,形成了全面的社会关系,人有了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和一定的发展可能。但是由于社会关系以异己的物的关系的形式同个人相对立,人的发展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和压抑。三是以“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为基础的“自由个性”[2](P104)阶段。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毕生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是他对共产主义性质的具体描述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教师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作为学生和人民的教育者,先行全面自由地发展是其本质的要求,其发展应当也必然有更高的自由度,基于上述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讨论和认识,同时也基于教师发展的独特性,笔者认为,教师发展的自由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自我知觉和认识水平

      自我知觉论者认为人的态度与其自我知觉一致。教师的自我知觉程度直接左右着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发展的自由程度。教师的自我知觉首先是自我理性的自觉,直接获知自己教书育人、个人发展等的态度、情绪及其他内部状态。其次是从自己教育、发展实践的外显行为和(或)对这种行为赖以产生的环境观察中推知。教师如果能够有着强烈、清晰的自我知觉意识,就具备了良好的自我认识、总结与评价的主观条件,发展的自由度与能动性就可能大大地增强。

      人的一般的发展过程,是完成由低级的自由生活状态在实践中逐步达到高级的自由发展状态的转变,即由低级自由而自省,由自省而自觉,由自觉而自主,由自主而自强,由自强而达到全面充分发展之高级自由之境界。其间借助于劳动和教育的人脑的发展是根本的发展。因此,教师自我知觉程度的提高过程即是教师智慧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发展的自由度不仅取决于自我知觉亦即对自我的认识程度,还取决于对自我以外的与自我发展相关联的一切客观因素的认识程度,即取决于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

      与教师发展相关联的客观的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在专业化程度要求日益趋高的今天,教师对这些客观因素的认识程度与自我知觉程度一样,从根本上与教师发展的自由度相关联,与教师职业素质、职业水平的发展程度相关联。

      (二)自我实现目标

      自我实现目标主张把自己具备的各种性能的圆满充分地发展作为人的行为的最终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行为贵在能发展理性中所具备的能力,教育对理性的培养尤为重要,理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就是至善,就是自我实现。这里之所以借用这一概念来作为关系教师发展自由度的要素,是因为它确实比较贴切。一是因为教师的发展应当有目标,教师的专业目标——学生的发展也应当有目标,而教师发展的目标正是在专业目标即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得以实现的。教师发展目标的形成过程,既是对必然的认识过程,也是教师发展自由性的形成和自由度的发展过程。二是因为专业化意义上的教师发展目标应当是一个全面而充分发展的目标,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充分发展,还包括学习能力、教育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充分发展,即教师自己具备的各种性能得到圆满充分的发展,教师理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亦即达到马克思提出的“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全面发展”的状态[3](P307)。三是因为目标与现存状况之间必然存在着差距,教师在自我知觉的基础上又有了自我实现目标,其对自我实现目标与自我现存状况及其之间差距的认识都出自一种自觉,如此,便必然产生自由的亦即自觉能动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力量。对目标与现状认识得越清晰、越准确,这种发展的自由度就越高,动力就越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