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经验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文英,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松山,河北大学人事处。(保定 071002)

原文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教育信息化是战后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发端、进一步推进和迅速高涨的发展时期;在每一个阶段各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和特点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独自的特征。总结世界各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07)05-0060-04

      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的诞生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教育的信息化主要是以计算机和交互式网络化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为核心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础虽然发轫于19世纪末期,但信息化教育的真正发展却是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发明及网络技术诞生以后。教育的信息化是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一、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一)计算机的发明与教育信息化的肇始

      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前半期是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初萌时期。其开始的标志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1946年,美国宾斯法尼亚大学的莫希利(J W.Mauchley)与艾科特(J.P Eckert)在费城领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置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及犹他大学间的第一个电脑网络——奥普网络(ARPANET)也于1969年9月1日上线。计算机被运用于教育领域首先促进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首创于美国。最早将计算机用于教学的是美国的IBM公司,它在1958年开发出教小学生算术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系统。1959年伊利诺斯大学进行计算机教学实验,首开美国计算机教育的先河。在不少国家尚不知计算机为何物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拉开了帷幕,到1970年,美国初中拥有并使用计算机的比率就达到了34.4%,到1975年这个数字已增加到58.2%[1](p12)。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实验时期,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专门机构。自1971年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EIP)举行了第一次世界计算机应用会议之后,世界性和地区性的各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学术会议蜂起。到80年代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已形成世界性热潮。英国是把计算机运用于教育中的先行者。早在70年代,政府就开始积极支持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1972年英国实施“国家计算机辅助学习发展计划”,该计划为期8年,每年投资200万英镑用于计算机的辅助学习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日本和加拿大也是世界上研制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较早的国家,主要在国家一级的研究室和大学中进行。70年代在欧洲,特别是在西欧国家计算机辅助教学得到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由于计算机刚刚诞生不久,教育信息化的范围大多限于研究领域,或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大学等高等教育领域。教育的信息化主要是以计算机教育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为主,偏重于信息硬件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较早的发达国家主要进行了各种类型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试验,探索了各种可能的应用模式,对效果与作用进行了许多测量与评价,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这一阶段的许多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从理论和方法上都为80年代的普及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少数发展中国家虽然开始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但力量十分薄弱。

      (二)微型机的诞生与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是国家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时期。1977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问世。微型机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体积小,速度快,具有一定的容量和丰富的人机会话手段,使得计算机在各部门和千家万户的广泛使用成为可能,从而大大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网络也由局域的联网发展到广域的互联网。电子革命对教学的影响不再仅仅局限于研究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广泛的工作和生活领域的影响已经初露端倪。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到了80年代,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大产业,许多发达国家极为重视在中小学里普及计算机教育。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部初等、中等学校数学、科学和技术教育委员会,提出的《为21世纪而教育美国人》的报告指出:“我们绝不能面对21世纪而给儿童以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我们必须回到基础,但21世纪的‘基础’已不仅是读写算,还应包括通信技术、高超的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素质培养。”[2](p186 187)从而将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看作决定国家未来命运的重要基础。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等机构联合出台了“2061计划”,该计划特别强调未来的青年应具有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并试图将这种思想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由此确立了信息技术应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此后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相整合的思想成为以后教育信息化最重要的主题。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微型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更多的计算机进入了美国校园,在1986年到1989年的短短四年间,美国公立学校的计算机拥有率就从40名学生一台增长到每15人一台。这一阶段,美国政府组织了几项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如教育部发起的1988年开始的“明星学校”计划(1988~1997年),发展到1997年已使6000多所学校联通了信息高速公路,开发了30多门完整的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