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崔志远,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原文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世纪的世界文学有两大思潮:一是流行于欧美的现代主义思潮,一是流行于东欧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思潮。两种思潮均发端于19世纪末,衰落于20世纪末,为世界文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也留下深刻的教训。站在21世纪的历史制高点上,全面总结和反思这两种思潮,从而为新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遗憾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门庭若市,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研究却门可罗雀,而这恰是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这就割断了自己的历史。现在,该是研究自己的历史的时候了。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历史地形成的。它的出现是因为“已经有了革命的社会主义创造的现实”(高尔基语)。与其直接联系的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兴盛:19世纪英国宪章派诗歌、德国无产阶级诗歌及法国巴黎公社文学是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和开端;20世纪初,高尔基的《母亲》、《敌人》等的问世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同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联系在一起的,高尔基的《母亲》等无疑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发轫。高尔基被公认为“文学新时代”的奠基人。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到2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文坛已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共同思想艺术倾向的重要作品。如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革拉科夫的《水泥》、马雅可夫斯基的《列宁》与《好》、法捷耶夫的《毁灭》、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潘菲罗夫的《磨刀石农庄》以及阿·托尔斯泰、列昂诺夫、费定等作家的作品。文学思潮与创作方法密切相关,因而,从20年代后半期起,苏联文论界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这种思潮遵循的创作方法,提出“无产阶级现实主义”、“有倾向的现实主义”、“社会的现实主义”、“英雄的现实主义”等口号。其中,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简称“拉普”)将哲学的“方法”搬进文艺领域,提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作方法”,混淆了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区别,对创作和批评带来极坏的影响。1932—1934年苏联文艺界进行创作方法问题的讨论,发表了近四百篇文章。讨论期间,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等文艺书信首次用俄文发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逐步形成。1932年4月“拉普”解散,10月26日,在高尔基寓所里举行了一次文学家座谈会,斯大林参加并讲话,于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取代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创作方法。1934年,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苏联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基本方法。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作了如下表述: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从这一简洁表述以及日丹诺夫、高尔基、法捷耶夫等的大会发言和理论家的阐述看,作为创作方法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客观真实性。“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是对客观真实性的阐释。“现实的革命发展”指矛盾、斗争、发展的现实关系,是创作的出发点和对象,也是衡量“真实性”的标尺。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它的“历史具体性”并不是等同的概念,现实主义的本质并不在于作品内容的“真实性”,而在于它的“历史具体性”。“历史具体性”,即要在具体鲜活的描绘中体现出历史性和整体性,即体现出现实的本质。日丹诺夫等的讲演中,又强调“理想”、“明天”,这无疑又使客观真实性打了折扣。

      其二,典型性。“历史具体性”包含着典型性的内容,它要求“忠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的社会性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影响下,内在地形成的,并且始终受到这些关系的内在制约,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说,一个作家只有描写出呈现“内在规律”的性格,才能达到“历史具体”地描写生活的目的。这又与客观真实性吻接。但是,阐释中由于过于看重“社会主义”这个“典型环境”,也由于对马恩的典型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存在忽视个性化的倾向。高尔基的典型观甚至有类型化之嫌,为以后的阶级典型埋下了隐患。

      其三,社会主义精神。这一点后来颇受非议,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现实主义创作要求作家具有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包括理想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是理想精神的具体化。确立“社会主义精神”,可以使作家更好地认识和反映新生活。这一点,即使从西方的现代主义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中也可找到依据。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的一个核心概念则是“意向性”;知觉心理学提出著名的“知觉指向状态理论”。据此可知,作家的理想精神,往往是通过“意识的意向性”和“知觉的指向性”渗入创作中的。比如,我国新时期的新写实小说带有明显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女性文学带有明显的女权主义观念,新历史小说带有新历史主义观念……这都是作家赋予的“理想”精神。笔者以为,理想精神应是时代最进步最科学的思想精神,它不是现象学、存在主义,不是叔本华、尼采和弗洛伊德的学说,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在20世纪30年代是一种进步科学的思想精神,是深深吸引苏联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当代意识”。然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革和超越自己,尤其是首创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一切都在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发展中。遗憾的是,苏联却未能吸收世界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有益经验,实现符合历史发展的变革和超越,所谓“社会主义精神”也就脱离了发展的现实。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提出之初被视为一种“基本方法”,言外之意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这些处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创作方法也必然强调“社会主义精神”。如此看来,“社会主义精神”就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独有的特征,就不应作为“特征”提出。仔细想来,此间也有一个理论误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一个逻辑分类学概念,其特征由不同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抽取而成,具有超时代意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因其有“社会主义”的历史具体性,更适合作为文学思潮的概念;强令其作为超时代的创作方法,其本身具有的历史具体性就会成为一种羁绊和束缚。该方法实行二十多年后被删去“社会主义精神”一句便是证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