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问题”笔谈

——4.从马克思“艺术生产说”看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

作 者:

作者简介:
程镇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文艺争鸣:理论评论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

      德里达《明信片》中宣称:“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米勒引用这一看法阐发道:“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时代——为了文学自身的目的,撇开理论的或者政治方面的思考而单纯去研究文学。那样做不合时宜。”米勒的见解在中国文艺理论界引起了不少学者的质疑。如童庆炳就撰文指出:“我相信新电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更具有开放性;我也相信新电信技术的发展将更新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但是我同样相信,不是人类受制于电信和媒介,是人类掌握着电信和媒介。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人类需要文学来表现自己的情感的话,那么文学和伴随它的文学批评就不会消亡。”的确,文学及其批评有其人学基础,有其实践存在论的根基,不会因为电信和媒介的高度发展而消亡。从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来说,米勒的论断夸大了。

      文学、文艺理论与电信技术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直接的因果逻辑。就电信技术来说,人才是更根本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电信技术丰富了文学的门类和创作表现的手段,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改写了文学的历史。电信的普及,互联网的便捷,网络文学(近来还出现“手机文学”)闯入了文学的殿堂;电信技术促进了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媒介等覆盖面的扩大,电视多方面传播信息功能的开发,如此文学的存在方式会有所变化,文学在一定场合会借助电视传播的形象化、生活化手段;电信技术使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等发生了某些变革,这在一定限度内将会影响文学和文艺理论的研究。然而电信技术既不等于人的物质生活的全部生产方式,也不直接关切人的精神性生活活动中的诗意追求、灵魂净化、境界提升。它的发展虽然在一定限度内改写了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状况,但却根本改变不了文学和文艺理论的人学本质。首先文学是由人来生产(创作)的,人是主体;其次由人生产的文学作品,都打着人的烙印,直接间接地体现着创作主体的情感、想象、感觉、趣味、意志等;再次,引马克思的说法,“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人生产文学是用生活对象的存在确证自身的存在的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和创造活动。简言之,人和人性是文学和文艺学的核心。下面,我们拟从马克思“艺术生产说”来简述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

      2

      生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生产的论述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的一般性理解,强调生产是人在历史中生存下去的第一基本前提。二是对生产的批判性理解,对生产的资本主义安排条件下的批判。前者指出了生产的存在论维度,尽管这一生产指的是物质生产,但我们可以借以考察艺术生产(包含文学创作)。后者对生产的社会批判理解,是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表现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论述直接关联的。

      第一,“生产是人在历史中生存下去的第一基本前提”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出,物质生产是人在历史中生存下去所必需的。这一原理推广到与物质生产相适应并相互作用的艺术生产,艺术生产也是人在历史中生存下去所必需的。马克思早在《巴黎手稿》中就认为有“艺术生产”:“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艺术生产是通过人的“对象性活动”,“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即以一种审美的方式来生产。审美活动是最能体现人的特殊本质即生命活动的自觉性和自由性的活动。这就指出了文艺学的人学基础:对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诉求。尽管“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这一诉求只有在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但是作为生产的“特殊方式”之一、作为“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之一,文学即使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较远,即使我们解释其现象和问题较繁难,然而它承载着作家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并通过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展示着对自由自觉美好人生的诉求,也就是说,文学其实是对人的终极目的的生动呈现形式。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心理能力的实现,特别是以人的审美能力为表征的各方面自由、自觉的发展,这是文学生产的意义实现。马克思曾要求艺术家或对欣赏艺术的人有“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从主体的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深刻指出了:艺术生产要以激活人的“自由自觉”的人性为前提,也只有以“自由自觉”的人性为基础,艺术生产才有意义。对于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来说,这一人学基础(前提)是富有启发的。文学家、文学欣赏者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真正实现,体现在文学活动中寻求人的自由自觉生命精神的确证,这也就陶冶了人的情操、净化了人的灵魂、提升了人的境界。

      第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生产的资本主义安排条件下的批判,体现出对人的本质的关注:人的本质表现为“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就艺术生产来说,这种对人的本质的关注无疑更是一个基本的立场。马克思曾注意到资本主义安排条件下的艺术生产:“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因为一切艺术生产只是要为资本创造价值,所以连曾有的“荣誉”也失去了。从上述这种只根据“商业价值来估价”的原则的消极方面而言,它反衬了文学的出发点、联结点和归宿点是人和人性。文学总离不开写人,通过写人来反映现实,反映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就是说,从批判性视角来理解,文学和文艺理论可以把一些不易被人发现和理解的社会关系揭示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