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什么

——新形势下的多维解读和基本学理

作者简介:
张广君,张建鲲,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7;   曾华英,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天津 300160

原文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内容提要:

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建设、终身教育观念日趋普及、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逐步深入的形势下,对学校及学校教育的理解应该回归基本面。重新多维度、全方位地解读和定位“学校”的涵义,具有理论上澄清基本学理、实践中敞亮事物本身这样的双重意义。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和国家以及文化诸方面入手,对世纪初新形势下的“学校”概念做多维度的解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 G40-0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2277(2007)03-0015-03

      一、学生的维度:精神的伊甸园

      (一)学校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初级化、格式化和正规化的通道

      对于孩子们来说,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生活环境的社会化意义固然不可抹杀,但是从根本上或主流上来看,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最为正规、主流的渠道,不是别的,正是学校所具有的形式、制度、活动和传统影响,赋予其不可替代和无可争议的社会地位。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作为社会实践和家庭生活的中介,学校是青少年接触客观形式化社会的基本设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生活关系的缩影,因而具有同一性;同时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而又有其特殊性。尽管家庭的关爱、邻里的行止、传媒的宣示,既有可能对他们产生着社会化的作用,更有可能形成学校内的“社会资本”[1] 效应,却都达不到学校影响的正规化、主流化、系统化的程度,而只能作为一般的而不是特定的社会影响源而存在。

      第二,作为社会文化精华的集散地与批发站,学校是青少年领受文化历史精髓的最有效的渠道。只是在这里最易于引起和已经广泛地出现的一种极端偏差,即过分强调和只注重学生对传统的接受而忽视了学生对于文化的主体态势和主动过程,造成了青少年对于文化内容的机械从属和被动,使得当前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强调学校的文化传递功能就等于抱守落后的学校观念。然而,无论在此功能发挥的过程中会出现多少偏差,学校这一功能本身是无可否认的。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功能的存在,学校才得以成为青少年最有效的一般社会化的社会设置。

      第三,作为整个社会的初级形式或特殊形式,学校群体及其生活方式对于青少年认识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群体特别是组织来说,都具有最初和最基本的意义,当代年轻个体,基本上通过学校而达致对核心社会的初始了解并进行定向社会化的。

      (二)学校是青少年由个体性学习转向群体性学习、由直接经验式学习转向间接经验式学习和由主要向日常生活学习转至主要向书本教师学习的场所

      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学校应当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综合作用[2]。事实上,在进入学校之前,孩童们是以个体独立活动的形式在生活、嬉戏中获取经验,发育身心。进入学校(如果不那么严格的话目前至少可从幼儿园算起)后则在学习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学习环境具有了群体性,同学之间的互相作用使得他们开始经历一种新的学习形式。从此,其学习生活以间接经验式学习亦即由教而学为主取代了个人初始性的直接经验式学习,即靠日常生活中亲身的经历和体验来感悟和习得。虽然在现代教育理论的视野中群体性、间接性的学习具有这样那样的弊端或偏差,但是这里所体现出的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对于学校来说却是带有本质性的。这样一种转变,使得孩子们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和以最有效的方式站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线上,同时获得自身文化成长的最大收益。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并令人深思,那就是虽然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和学习化社会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个人体验和自我发展似乎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理想,但是从根本上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及教师功能的削弱和地位的降低,而应该理解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合理的定位。在这个意义上,learning也许可以更为本质地表征education,但是却永远不可能完全取代它。

      (三)学校是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在与师长的沟通及与他人的冲突、碰撞中学习建立起个人良好自我意识系统、自我适应机制和自我超越能力的独一无二的加速器

      学校文化的“教育性、选择性、创造性以及差异性”[3] 等,决定了学校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基本活动,必然要为学生的社会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证。当然,作为一种亚文化的学校组织制度对于不同的国家、社会、教师或学生来说,并不意味着某种必然的过程和结果,而是在具体的运作中体现出不同的倾向来。学生个体只有在与他人经常的、规范的、合理的互动中,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自我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所扮演的正是某种定向加速器的角色。

      二、教师的维度:价值的T型台

      (一)学校是教师社会与个人价值得以显现的主要场所

      教师的天职在于传递文化,在于教育学生。教师的基本社会价值在于文化上的承前启后和历史上的继往开来,教师的基本个人价值在于对文化的创造性加工整理与传播和对学生的创造性教育与助长。而学校,总体而言,可以说正是使教师得成教师,学生得为学生之所。教师作为独立社会个体的个人价值可以有很多,甚至即便扮演教师角色也未必一定要在学校,但是从其最基本的职责履行过程和历史发生的角度看,学校与教师,学校的功能与教师的价值显现从来都是不可分离的,两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教师因学校而为师,学校因教师而促学。教师是学校的主体,然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当然地由学校而确定。相反,教师价值的性质、大小及其外显却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基本属性和地位。就是到了现代教育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学校的存在形式较传统的存在已有并且将继续表现出更大的差异,乃至于学校“消亡”的惊呼不断,也仍然很难说学校可以脱离开教师而独立存在。教师之所在,学校之所存。

      (二)学校是教师个人潜能得以舒张的地方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师的个人能量主要在教育过程之外而准备、而奠基。现代教师理论认为,学校和教育岗位既是教师个人能量、素质发挥的地方,更是教师个人潜能得以发掘、能力得以提高、价值得以增值的课堂。有论者指出,“教师文化塑造的理想目标是建立自然的合作文化”[4]。一方面,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进步、与学生共同成长,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不断提高、成长的过程。另一方面,较之一般专业而言教师间更易形成合作团队的倾向,使学校成为了教师真正发掘和现实舒张自身的潜能的先验的寓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