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

作 者:

作者简介:
杜时忠,程红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   杜时忠(1965— ),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红艳(1977— ),女,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内容提要:

大量“无德而富”现象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道德不能给人带来财富,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传统道德资源的回答主要受了儒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前者强调天赋良知,后者强调因果报应。然而,传统道德资源被瓦解,天命良知、因果报应失去制约力量;新的道德资源尚未形成,人们找不到讲道德的理由,道德信仰危机不可避免。在存在道德危机的社会中,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是,应不应该培养有道德的人。本文强调学校德育不应放弃自己的责任,而应审视社会正义,提倡主体精神。依据“自愿选择,理性判断”的原则,造就自制、理性和负责的个人。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60(2007)01-0020-08

      道德是为了人的生活,还是人的生活是为了体现道德的价值?今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道德是为了人们的美好生活。然而,如果社会充满诚信危机和信仰危机,大量“无德而富”现象公开化和团体化,人们如何相信人必须要讲道德?更为艰难的是,学校德育如何说服学生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认为,这是学校德育所存在的根本性危机。

      一、“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传统道德观念的解答

      如果说,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的人的话,那么,它首先应该回答“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这是开展道德教育的理论前提和逻辑前提。“人为什么要有道德”,我国传统道德资源中有两种解释影响最大:第一种是儒家的“天赋良知”,认为人有良知,必须行善,否则就是失了人的本性;第二种是佛教的“因果报应”,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笃信天命的“命定论”在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社会矛盾和道德困惑。

      1、天赋良知与道德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虽以“仁、义、礼、智、诚、恕”教人,但一个重要的问题尚未涉及,即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他没有明确说明人遵循道德的必然性。直到孟子,这个问题才部分地得到解决。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行善,是因为人本性就是善的,并非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生下来就有许多善的种子,借助于教育和自我修养,这些种子可以生根发芽,表现善的行为。而不善之人,则是因未受教育或受物欲诱惑而背弃本性、忘却本心。

      无疑,孟子学说影响甚远,但是他尚未充分说明:人既然本性是善的,为何会作恶?这个问题直到朱熹才得到很好的解决。朱熹指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是纯善,后者则是善恶夹杂。每个人身上都有金子般闪亮的东西,人必须要把杂质排除,将金子提纯,“存天理,灭人欲”,不要受物欲和私欲诱惑。

      儒家学说及宋明理学对中国人的道德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天赋良知”,认为道德并非外在的要求与强制,而是内在于个人天生的良知、良能、良心之中。同样,对不道德的制裁也非来自外界,主要是个人严格的自律和反省。良知、自律、自省被看作是人之为人最可贵的地方,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之处。

      2、因果报应与道德

      古人相信“天道无亲,长与善人”。汉代的天人感应目的论,宣传天也有自己的意志和情感,人能以至诚感动上天,因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邹衍因为无罪下狱,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社会政治不好时,天就使自然界发生灾异现象以谴告人君。

      随着佛教的传入,因果报应的思想较之天人感应论更加精致了。汉代人所理解的佛教是:“佛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又以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1] (p.259)善恶因果报应的原理,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果。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无可逃避。报应来得快慢,因为“缘”不同。佛教说的“缘”指外因。内因存在,等到有合适的条件即“缘”出现时,“报应”自然就会产生。

      因果报应虽然有些不合理的思想,但是,作为理论圆通无碍,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较大的威慑力。它教人扬善止恶,告诉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这使它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民间,产生了深刻影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成为耳熟能详的信条,深入人心。

      3、天命与道德

      因果报应虽影响巨大,但它与灵魂不灭、人的轮回转世息息相关,因此并不能使古代唯物主义者折服。

      汉代王充站在无神论立场上反对天人感应论,他否认了富贵贫贱与操行贤愚之间的联系,提出“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富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1] (p.145)他反对天能赏善罚恶的说法,以为天道自然无为,贫富贵贱等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人的富贵贫贱是命中注定的。

      东晋末年戴逵对因果报应思想进行驳斥,他根据一系列的事实,说明好人不得好报,恶人反得富贵,报应说是没有根据的。还有一位有名的反对者范缜,以偶然的元气自然论反驳佛教的因果报应论。有一段与萧子良的对话充分表明范缜的观点——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缜答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1] (p.298)范缜以为,人生不过是偶然,贫贱富贵不过是际遇不同,完全是自然现象。

      命定论、偶然论未必比因果报应论高明,因为命定论、偶然论强调一切全凭命中注定或者偶然际遇,非人力可为,体现了消极的处世态度。而因果报应论则说“福由自求,祸由自取”,个人一定程度上能够主宰和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