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效率

———个需要重新审视的概念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丽英(1977—),女,河北省唐山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袁桂林(1952—),男,吉林省梅河口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985特聘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农村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邮编 130024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以往对教育效率的理解多是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进行的,教育效率与公平的悖离就带有明显的经济学思维特征。重新厘清教育效率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效率应包括社会学和经济学两个层面的涵义。在这种解释模式下,教育效率与公平均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我们应该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教育效率,把教育效率作为重新调配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7)01—0018—03

      在教育公平问题迅速彰显的时代,教育效率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似乎教育发展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追求效率的结果。但进一步追问:牺牲了公平,教育效率提高了吗?资源严重短缺与惊人浪费并存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论题。究竟什么是教育效率?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是否是对立的两极?在强调均衡发展的教育战略中,教育效率应该充当一种什么样的角色?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厘清教育效率的内涵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个维度对教育效率的内涵做出重新解读,并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教育效率的经济学涵义

      教育效率的概念是在效率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之后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在崇尚经济效率的时代,教育效率从开始产生就带有一种较强的经济学色彩。

      在经济学上,效率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生产效率,即单位时间里投入产出之比。生产高效率也就是指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资源成本生产出最多的产品。二是配置效率(或称经济效率),即现有生产资源与它们所提供的人类满足之间的对比程度。生产效率是基础,没有生产效率的提高就谈不上配置效率的形成。但效率的最终表现形态却是配置效率,因为生产效率再高,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伪劣的,或者大面积滞销,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满意,也不能算是高效率。三是X —效率,① 即非配置效率,就是在资源配置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企业内部成员努力程度增加或管理水平提高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这种X —效率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不变时产出量的增加[1]。X—效率理论(或与之相对的X非效率)已经成为对公共部门运行效率、对官僚行为等进行分析的重要概念。

      与之相应,从经济学的角度也可以把教育效率分为生产效率、配置效率和X —效率三种。

      (一)教育的生产效率

      教育的生产效率指教育资源消耗与教育直接产出成果的比较,简言之,为教育投入与直接产出之比[2]。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效率也主要是指教育的生产效率。但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中,人们对教育效率的理解常只注重构成教育生产效率的一个要素即产出要素,而忽视或轻视另一个要素即投入要素,而且对产出要素的关注也仅限于学生成绩一个方面,对其他方面的发展往往视而不见。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把教育效率简单等同于升学率的观念和做法,才有“教育发展失衡是追求效率的结果”的说法和争端。笔者认为,中国教育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权力失衡和权力失范的结果,而非追求效率的产物。集中力量办“优质教育”的结果使所谓的好学校产出了表面诱人的高升学率,但高升学率背后的东西却往往被人们淡忘或忽视了:高升学率是以经费、师资、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弱势学校换来的!如果再考虑生源本身的差异,恐怕这些所谓的“优质学校”就没有理由为自己的高升学率而沾沾自喜了。况且升学率并不是教育产出的全部内容,为了追求升学率,学生的健康、自由发展、个性充分发挥等均受到了抑制甚至扼杀。

      (二)教育的配置效率

      教育的配置效率也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指教育资源如何在教育系统内部以及与其他子系统之间分配的问题,包括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效率、教育资源占社会总资源的比例、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同级同类学校不同地区间的分配等[3]。通常所说的教育的配置效率是指教育资源配置的内部效率,即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配效率以及教育资源在各区域之间的分配效率。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就是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交流以及在各区域教育之间的交流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在各区域教育之间,每一种教育资源的供给总量等于该种教育资源的需求总量,没有发生资源的短缺或资源的闲置。这是一种最为优越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使教育资源在配置中实现了最大化的效益。

      均衡与短缺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存在状态,一方面,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应然要求,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或准公共产品,公共属性是其根本属性。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即均衡配置人、财、物、信息、时空、制度等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应然要求。另一方面,短缺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约束力和动力。教育资源短缺是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或各区域教育之间非均衡配置引起的现象。教育资源短缺存在如下两个基本特质:(1)教育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是相互激励的。一方面,由于短缺引起的定量供应或排队等待,引导人们找关系走后门取得教育资源消费的优先权,而这种取得资源的优先次序,通常并不是以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依据的。这样,在短缺的情况下,资源的浪费就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浪费使有限的资源所获得的产出减少,从而为了实现一定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不得不投入更大数量的教育资源,这就加剧了教育资源的短缺。(2)一种教育资源短缺必定伴随着其他教育资源的浪费。如在教育投入中,人、财、物配置不均衡,任何一方面资源投入过少,都会影响其他资源效益的发挥,造成其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资源短缺与教育资源浪费是一对共生物,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资源短缺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也是相互依存的。在均衡与短缺的博弈中,教育资源配置朝着更加合理优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三)教育的X—效率

      教育的X—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即在投入与配置既定的前提下,实际产出与最大可能产出之间的比率[4]。在教育产品的提供过程中,政府官员对教育支出的目的与受教育者个人购买教育产品的目的不一致,政府官员在教育支出预算中或因信息不对称或因有最大化预算规模倾向的官僚本能而导致决策失误;政府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合同不明确(甚至没有合同),或者即使合同规定明确也很难从技术上保证合同上的各项条款都得以实施,即使可行,因其成本太高,使得实施的收益低于成本。由于政府教育支出过程权责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在不完全竞争和非市场的官僚机构中,排斥低效率的压力减少了,决策者或执行者在教育支出过程中最大化自身的效用而不是完全从消费者(受教育者)的利益出发,导致教育产品的高价低质,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