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

——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中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小微(1954- )男,湖北宜昌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上海 200062 叶澜(1941- )女,福建南安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内容提要:

2001~2005年,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凸显出对人、对实践和对学科自身发展的深切关注,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以转型为主调的浑厚旋律,先后经历了学科存在价值与发展空间的寻找、学科研究转型、学科发展意识觉醒与迷乱这样几个阶段,最后进入“问题意识增强、本土研究强化、重建力量集聚”的新时期。总之,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使人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正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60(2006)04-0001-09

      新世纪第一个五年,是中国社会经历转型性变革的重要时期,这一背景下教育实践的转型变革推动了教育学理论创新,也促进了教育学术转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领域五年来究竟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提出和解决了哪些问题,形成了哪些有价值的经验,尚存在哪些问题、困难和障碍等等,都是需要认真加以总结和反思的。

      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提供的立项申请论证、开题报告和部分结题报告,以及对一部分立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文本查询和数据库查询,同时参考《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1-200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逐年出版)相关内容,梳理出“十五”期间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及教育学自身发展的基本状态。

      一、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聚焦的基本问题与学术热点

      2001年以来的五年中,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从总体上呈现出以“转型”为主题的“复调式”展开,且展开过程又集中地表现出对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对实践变革、对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密切关注。

      (一)教育基本理论课题研究中对人的关注、实践关注和学科关注

      1.对教育活动中“人”的关注

      对人的关注在教育研究中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领导发展的关注。这里主要概述前两种关注。

      ——学生发展关注

      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一是体现在许多面向实践的立项课题从研究宗旨上体现的关照,二是通过立项直接展开对儿童对学生的研究,如儿童文化研究、儿童探究学习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研究等等。“新基础教育”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共通的价值理念。儿童文化研究课题界定了儿童文化的概念,探讨了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相互影响,提出要变革传统文化,创建适宜儿童成长的社会和新文化等观点。儿童探究学习的机理与模式研究课题,以新课程改革实施为背景,研究了探究学习的内涵与实质,提出了探究学习的渗透性、差异性和递进性原理,并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中,归纳、提炼出渗透性探究学习和独立型探究学习这两大类模式,还就探究学习的评价进行了讨论。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课题,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通过研究,提出了实践能力的四种构成要素,即实践动机要素、一般实践能力要素、专项实践能力要素和情境实践能力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结构形态,此外,还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一新的视角,重新评估了我国在实施综合实践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与发展策略。

      ——教师发展关注

      在已结题的项目中,既有从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及成长路径切入的研究,又有通过促进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如合作研究、课例研究、叙事研究、专题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等形式,提升教师个人反思与实践能力。其他一些项目,如“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校本教育研究等,也把通过研究性实践、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促进教师成长作为重要途径。

      2.对教育实践变革的关注

      “新基础教育”在探索性研究阶段,主要集中在学校变革中的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这两大方面的研究,尚未进入到学校变革的层面。在发展性研究阶段,“新基础教育”研究致力于揭示社会转型与学校转型的内在关联,揭示学校转型的基本方面和新型学校的本质特征,加强了对“新基础教育”所涉及的一系列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对学校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更新性研究。在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基础性学科改革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学科教学改革的理论认识。

      在已经结题的课题中,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课题,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的校本教育研究课题,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研究课题,从课程、教学、教师培训不同角度,着力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又着眼于教师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民间教育哲学研究课题,则从高等教育批判功能入手,以批判和反思的姿态体现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3.对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关注

      “十五”期间进行的课题研究有不少是直接诉诸于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如“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中外关系’问题研究”课题组,分析了教育学科建设问题的当前表现,探讨了“本土化教育学”、“中国特色教育学”和“原创教育学”这些核心问题,指出:“简单移植、缺少分析、尤其是对文化背景的分析,是教育学本土化在方法论上存在的最根本问题之一”;中国特色追求中教条化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体系情结、对相关学科的依附等问题,制造了中国教育学研究表面繁荣背后的贫困;原创教育要坚持的本土立场、实践立场、教育学立场和研究者个人立场;最后提出,四种立场还只是作为“时代学”、“事理学”、“为人学”的中国教育学“研究”转型的标志,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体系”之争,若能以新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二元对立的线性因果思维方式去把握,有希望找到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而实现转型的门径。

      “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与学派关系研究”课题组,探讨了范式与学派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以研究范式的视角对教育社会学的变迁、演进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西方一些典型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得出有关研究范式与学派关系的若干结论。“西方课程社会学新发展研究”课题组,从课程研究这一领域入手,探讨了西方教育社会学的传统与变革,指出了西方课程社会学在“掘进式”深度发展时期呈现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