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教育:农村德育的文化与信仰

——基于江苏、山东若干乡村的教育调查

作 者:

作者简介:
薛晓阳,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薛晓阳(1958-),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教科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德育原理和教育基本理论。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乡村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历史,是人类曾经拥有过的一种教化。今天,文明发展了,但我们仍然希望拥有它。我们曾经拥有这种教化的美好,并生活在这种教化的纯洁中,而今天它或许被丢失了,但我们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它。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和教化,乡村则给了我们一个标准,这一标准也是建构农村德育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仅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同时也是这一仍然存在着的历史给予我们的,只是我们应当努力地去发现它的存在和它的可能而已。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11)06-0049-06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乡村给人的印象就是宜人的环境和浪漫的生活,这种独特和唯一到底在教育上意味着什么?也许这是我们思考乡村德育的逻辑起点。

      一、农村德育的教育想象

      在300多年前,卢梭曾梦想让人性在乡村的自然世界中自由生长。在卢梭那里,农村不同于城市的唯一之处实际就是作为生活方式的独特环境——自然、宁静、生态与和谐。这一独特的环境与人类天性具有完美一致的性质,没有竞争与压力、没有埋怨和憎恨,只有宁静和神秘,以及对心灵和神性的敬畏。今天,人们在对城市的追逐中,逐渐发现它的缺陷和问题。我们通过城市获得现代和奢华时发现,只在乡村的浪漫才是人类的本性。

      农村不同于城市的特点是乡村的生活,是这种生活造就了人类和谐、礼让和包容的天性。德国文化教育学派大师李凯尔特认为,教育是一种陶冶而不是传授,真正的教育来自于生活和环境。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陶冶实在是一种奢侈,城市有剧院、广场和博物馆等文化、艺术和娱乐设施,但却很少有人从中体验到自由、宁静和陶冶,并从中学会礼让和谦和。对于卢梭来说,城市的剧院和音乐,恰恰不是陶冶而是堕落、诱惑和不幸。①因为对乡村文明的执着和偏爱,卢梭不仅与当时的现代派领袖们分道扬镳,而且在个人情感上也恩断义绝。在今天看来,卢梭的观点亦有所偏激,但他对城市文明的分析却不无道理。面对城市带给我们的困惑,卢梭成为一个预言家。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即文化在城市远比乡村要丰富,但真正的陶冶却只在乡村中真正存在。乡村用生活实现着道德的教化,而城市却是在用观念进行训练。城市依靠的是“教育”,而乡村依靠的则是“生活”。在城市,我们把道德变成知识和技能,而在农村则是把道德变成生活和习惯。

      学者吕德文通过对农民娱乐方式的探讨,揭示出乡村生活独特的教化影响。他分析说,聊天、讲古和乡村夜话是农村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和公共生活,乡村居民是在聊天、讲古和乡村夜话中渡过闲暇时间的。正是在这样的乡村生活中村庄记忆得以传承,村庄舆论得以形成。②与城市人相比,乡村娱乐要单纯得多,没有复杂的消费方式和娱乐内容,但他们却比城市人更纯洁、更安谧、更宁静。我们对全国旅游文明村蒋巷村进行调查显示,虽然农村已经非常发达,但村民依然迷恋于古老的文化传统。比如,大多数村民平均每天用于传统娱乐方式上的时间为2-4小时。村民们有很强的乡土依恋感,调查显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①农村环境好;②工作稳定;③人与人之间信任度极高、遇困难互相无偿帮助;④生活自由。他们相信,农村的空气比城市新鲜、生活稳定、人际和谐。面对城市生活的诱惑,他们给予了这样的回答:“看着蔬菜和农作物就感觉自己也像它们一样,有一天也会离开这个村庄和世界,埋在这片土地上,和祖先见面。③”由此可见,农业文明留给我们的生活信仰在他们心中仍然具有神圣的地位。

      学者谢旺有一篇文章《去郊区》,探讨了西方现代城市文明郊区化的问题。在他看来,城市的问题是性、吸毒、神秘主义和疯狂,认为这不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是城市对人性的诱惑。城市以消费伦理代替了劳动伦理。他引用另一位学者利普顿的观点说,城市让人迷惑的民主和现代,实际只是一种“去道德”的迷惑。他们预期,未来郊区将瓦解城市,美国文化将从城市转移到校园和郊区。④这样的断言对城市道德虽然不尽公平,但今天的学者们已越来越眷于对农业文明的回顾。面对城市文明毫无节制的膨胀,许多学者指出,城市的现代与乡村的浪漫对人类同样具有意义。城市文明代表人类的理性想象,而乡村生活则是永恒人性的标志。

      虽然,城市化及工业化已经进入农村,但乡村意识及其生活信仰仍然是农民理解生活和体验幸福的标准。蒋巷村的农民说:“村里人没有什么压力,老年人只要干得动,都可以向村里申请一份工作。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大家工资差的不多,还有什么不满的。平常都是乡里乡亲的,相互信得过,从来不锁家门的。”由此,我们要再次回到学者贺雪峰的观点,即新农村建设不应盲目刺激消费,而应切实提高农民的福利。⑤在贺看来,乡村建设的根本是维护农村社会的生活伦理和教化环境。他告诉我们,那种希望农民改变传统观念,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中产阶级生活梦想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⑥我们应当懂得,乡村生活给予我们另一种教育的想象,体验不同于城市的生活和意义。

      二、农村德育的教育元素

      (一)农业生态:农村德育的基础环境

      农业原本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但在今天却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文化意义。农业是人类最贴近于自然的生存方式,而工业则是人类脱离自然世界的标志。学者石中英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根源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生活伦理。沃斯研究了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不同,认为城市文明是理性与功利主义的,而农业文明则充满了幻想式的理想主义气质。⑦因此,纯朴、礼让、宽容、虔敬、忠厚等是农业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这里,农业已经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同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教化方式。因为有农业才会有农民对生活和幸福的独特理解,以及由生活赋予人们的那种自足、安逸和满足的生活价值。农业文明不是建立在资本和竞争基础上的,因而她不会教给人们奢侈、消费、竞争和暴富的城市信仰。

      伴随着农村的现代化,农业似乎已经不再是构成农村的必要元素。在相当多的农村,支撑乡村经济的是工业而不是农业。比如,蒋巷村现有人口837人(种植业4%,林牧副渔6%)占85%的村民在乡企工作,村里以旅游业为主,村民已经不种田也没有田种,农田已经承包给少数农民。像这样的村在沿海发达省份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而有“中国第一村”之称的江阴华西村,也是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为特色的发展模式。现在,华西村已具有很高的城市化水平,衣食住行不完全是传统的自给自足,而更多依赖市场,村里有商场、超市、图书馆、健身房、会场、餐厅等公共文化设施。这就是许多学者提出的所谓“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小城镇建设理想。而在许多地方,到了乡镇一级还有体育馆,运动场,甚至有文化广场、灯光球场和茶社、剧院、宾馆等。农民们对变化的世界极为坦然。老人们处变不惊:“现在的青年人没在地里干过活,他们不会种田,给他们讲过去的生活,他们都不太相信。”而年轻人则已从传统中走了出来:“工厂就是我们的命根子,我们对土地没什么感觉,因为土地都承包给农户了,我们只知道米饭是土地里长出来的。呵呵!”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