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中国,“和谐社会”已成为主流政治话语。诚然,在一个开放的政治系统中,由于人们在竞争、分层结构中“感到受压、非人化和被疏远”①,冲突日渐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常态。适度的冲突有其社会正功能,它使系统释放了紧张而恢复正常,它能提高系统的弹性整合水平和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追求社会和谐并不是试图消灭冲突,关键是要设计出能够整合冲突态势的调节机制,以维护多元动态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我们认为政治妥协不失为一种调节冲突的有效机制。那么,政治妥协何以可能?如其可能,与社会和谐又有何种关联性呢? 一 政治妥协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政治利益冲突的双方或各方,以社会共同体为念,以相互宽容为怀,依据共同认可的规则,通过彼此间利益的让渡来解决或暂时解决政治冲突的一种社会调节机制。它的核心特征是互利性和非暴力性。互利行为何以可能呢? (一)“最后通谍”(Ultimatum)实验与互利偏好 “桑塔菲学派”的15个杰出的人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学者,历时10年,在地球上找了15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小型社会,包括原始土著民族、半开化的渔村、城市旁边的乡村、前计划体制瓦解后的城市等等,指导了许多次“最后通谍”实验。这种游戏是一次性的,即两人瓜分一笔诱惑性足够强烈从而受试者愿意当真参与游戏的钱财。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如果第一个人提出瓜分方案,另一个人选择“同意”或“反对”。如选择“同意”,那么双方就按照这一方案来分配收益;如果选择“反对”,那么这笔钱财被收回,两个人就一分钱也得不到。 按照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第二个人的理性选择是:哪怕只是拿到一分钱,也应当选择“同意”而不是选择“拒绝”。但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比较公平的分配方案最容易被双方接受。在几乎40%的实验里,第一个人提出的方案是“对半分”。也就是说,第一个人并不从自私角度出发,只给第二个人“一分钱”,换句话说,互利原则主导了个体的选择。 那么,这种互利性偏好何以产生?瑞士苏黎士大学国家经济实验室主任恩斯特·费尔博士2004年8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利他惩罚的神经基础》一文。 文章提到,他们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场景来激发人们的利他行为,并通过扫描技术对脑神经系统进行观察。实验结果显示,强互惠或利他行为既不是一种像消化食物那样的自动机能,也不是一种基于深思熟虑、有明确目标导向的理性行为。这种行为是依靠自激励机制实现的。行为者能够通过这种行为本身获得满足。② 因此,我们认为,互利基础上的妥协合作可能是一种“获得性遗传”,而非习得性偏好。这种天然的偏好在发生学层面支持着妥协。妥协作为一种社会调节机制调解冲突,使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成为可能,成为必然。 (二)政治行为的世俗性与易妥协 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利益欲求的无限性之间的张力,使得利益冲突不可避免。面对冲突的利益,肯定需要调和,以解决诸如金钱、政府职位或控制他人生命与领土之类的有限资源如何分配,而且是如何权威性分配。这个过程就是政治。所以有学者说:“政治关系不过是人们用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特定途径。”③ 政治的利益分配功能决定了政治行为的世俗性。 世俗化,作为现代性的重要历史品质,是一个同宗教、神圣化禁欲主义相对应的范畴,世俗化表明信仰力量的消解和宗教禁忌的瓦解。政治行为的世俗性是指它不解答信仰、救赎或真理问题,而只针对现实的个人或集团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利益冲突。按照社会学家的观点,当人们发生冲突时,他们冲突的目标越是具体,越是围绕世俗的利益,就越不可能激化为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暴力冲突,越可能达成妥协。正是由于政治行为涉及的是形而下的利益问题,而不是难以调和的信仰或真理问题,行为者才更容易衡量行为的成本——收益,对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以有明确的效能感,所以较为容易达成妥协。 二 冲突普存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却长期被人们有意无意地掩盖起来。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等级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封建伦理体系成为对冲突的双重掩盖。政治冲突一旦外显,专制政体往往采取干净利落的暴力手段。因此,在稀缺资源为特权阶级所垄断的社会中,解决冲突的方式通常是暴力,政治妥协至多只是偶然的、个别的政治现象。 (一)商品经济使政治妥协成为化解政治冲突的主要社会调节机制 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全面深刻地重构着社会的运行态势。首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冲破了自然经济和封建等级制造成的人们各自为政和自我封闭的藩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自由化、普遍化。随着人们交往和互动的频繁化和立体化,政治冲突也随之日渐显性化、常态化。消除社会混乱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调和、平衡、节制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是政治的首要功能取向。其次,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的个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拥有独立的所有权、支配权,个体的独立意识、权利意识由此萌生。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劳动生产者都是平等的主体,并通过等价交换的形式来实现各自的产品所有权,这必然激发和培养起生产主体的平等意识、利益可交换意识,在交换的实现中意识到利益双赢的可能性。因此,商品经济的内在逻辑塑造了现代人的个体人格,商品经济的运行逻辑实证着这样一个命题:多种利益能够并存和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