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偏差问题及其识别

作 者:

作者简介:
臧雷振,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博士后;陈鹏,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

内容提要:

比较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引入和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丰富了政治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但盲目模仿其他学科“方法驱动型研究创新的成功之道”也影响本学科的研究选题定位和研究结果的信度,同时,忽略不同研究方法内在不足会造成比较政治学学科影响力的下降。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选择性偏差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被忽视即为一例,无论是定性研究中的案例选择,还是定量研究中的变量确定,由于研究过程中所选取案例或变量样本对总体不具有代表性,进而导致被低估“关联效应”或伪因果机制,形成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选择性偏差情形。伴随研究方法的发展,如何有效识别从而规避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选择性偏差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作者基于深入探讨选择性偏差的定义、来源、类型及其影响,并结合案例分析如何在研究中识别选择性偏差存在,旨在澄清学者对选择性偏差认知误区、深化对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认知、促进比较政治学不同研究方法的融合,进而推动学科研究进步,亦为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选择性偏差规避等进一步探索奠定学理基础。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9 期

字号:

      截稿:2015年1月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15)04-0137-17

      一 导论

      比较政治学作为政治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处于学科方法改进和角色重新定位的十字路口。虽然类比(generic analogies)和分类是此分支学科的关注核心,但所涉及的方法论选择却一直处于追随借鉴其他学科方法的从属地位,从对法学和社会学研究中的制度分析方法吸纳,到吸收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行为主义运动”,再到借鉴人类学研究的“结构-功能主义路径”以及持续不断地吸收经济学中理性分析等概念和研究工具,都体现了这一从属地位。这种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追随使得比较政治学不同时期的方法论主张由于缺乏原创导致的滞后性或适用性问题而备受学者诘难和批驳。21世纪以来,以美国政治学界为代表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改革运动”,①掀起反思20世纪中后期以来政治学研究方法发展及其对研究内容和学科定位影响的新高潮。

      研究方法是学科进步的核心和支柱,检视比较政治学所遭遇的发展困境,一个重要原因为:在借鉴其他学科定性或定量研究方法过程中,由于其内在局限性被刻意地忽略或研究者缺乏对相应研究方法的深入探究而主动地忽视,大量引入其他学科方法而形成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成果,仅在形式上追求方法创新,形成“方法驱动型”研究而非“问题驱动型”研究。

      近年来,部分具有远见的学者试图通过提升比较政治学学科研究方法自主性,使该学科回归对现实的关注,如部分优秀学术成果愈加强调要结合比较政治学学科不同研究对象的“宏观性整体和精细化拆分(lumping and splitting)”双重特征,②这要求在研究方法操作层面,首先通过对一个大样本进行定量比较分析,建立起广阔的变量关联,进而再精心选择小样本案例展开定性研究以明确解释对象的前后时间序列关系、各要素间复杂互动性,证明其间的因果逻辑,并解释传统研究中被忽略了的“意外”变量影响。③这种研究思路既避免了传统定量因果机制探索过程中变量选取遗漏、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界限模糊等内生性问题,同时也改善了传统定性分析中理论生成、概念提炼等研究导向对案例选择的褊狭,这些亦可视为当前学科研究方法融合和变革兴起的重要背景。

      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变革背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此议题的宏观视野,但如若无法提供微观具体原因,依然不能令学者接受、信服并在研究中形成方法论检讨的自觉。本文通过分析普遍存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却又被刻意忽略的选择性偏差(selection bias)这一典型问题,指出研究者在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时,由于对外来方法的不熟悉或不熟练而忽略了其内在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选择性偏差对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影响已引起部分国外社会科学学者的重视,而中国学界直到近年来才有零星文献出现,基于对“中国知网(CNKI)”2015年1月文献数据查阅表明,社会科学领域鲜有以“选择性偏差”作为研究主题的论文。统计表明,与初具规模的中国社会科学领域规范的定性或定量研究成果相比,只有不足50篇定量研究论文考虑到选择性偏差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如围绕户内人口匹配数据选择性偏差对研究模型和结论影响的争论,④上述少量的研究成果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就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分布而言,仅聚焦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⑤第二,仅在定量研究成果中考虑到选择性偏差的影响,而在诸如案例比较一类的定性研究中未考虑选择性偏差对理论生成和验证的影响。第三,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多在2000年之后方对选择性偏差予以关注,所以它仍然是一个十分新颖的研究课题。

      其他领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仅宽泛指出选择性偏差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而对于何为选择性偏差、其在不同研究方法中的具体体现和识别规避策略均未涉及。在比较政治学研究规范性逐步提升的今天,学者没有理由对选择性偏差带来的研究影响置若罔闻。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研究案例探讨选择性偏差的定义、来源、类型、影响以及如何在研究中识别选择性偏差的存在,为规避选择性偏差奠定理论基础。

      二 什么是选择性偏差

      比较是一切分析的基础,常用来“检验假设、发现假设和建构理论”,⑥比较也是政治学知识累积的重要来源。由于选择性偏差内嵌于比较政治学之中,其与比较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特征紧密相连,在讨论什么是选择性偏差之前,有必要简要回顾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特征所带来的影响。

      (一)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特征与选择性偏差的关系

      由于中文语境并不对方法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做过多区分,进而导致相关概念(如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混淆使用。其实,根据不同研究方法名称的发展溯源,其中区别主要体现如下:从哲学思想史来看,缘于大卫·休谟(David Hume)对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一般将研究方法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前者指通过归纳推理回答“是什么(what is)”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其分析工具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后者则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其分析工具以定性为主。从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区别的角度来看,则会将研究方法分为经验分析和理论分析。前者通过对经验事实归纳实现理论知识生成和检验,其分析工具包括案例研究、统计学等;后者则从抽象前提出发进行逻辑演绎并推导出结论,分析工具主要有形式理论、数理模型。但无论是经验分析还是理论分析,都侧重对现实存在的描述,属于实证分析范畴。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生成角度来看,具体研究路径一般分为定量研究(量化研究)和定性研究(质化研究)。定量研究在16世纪通过借鉴拉丁语quantitativus和quantitas出现在英文之中,而定性研究则更晚取自拉丁语qualitas。前者指具体的研究工具包括统计分析、数理模型,后者则包括文本分析、参与式观察、个案分析等。在以上分析基础上,为行文统一,在未特殊说明情况下,本文主要以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区分比较政治学中的不同研究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