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政治学:STS背景下的新方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春艳,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福建,厦门,361005

原文出处:
求索

内容提要:

科学技术政治学(简称科技政治学)是科学技术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有机交叉与高度融合,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新研究领域。它的兴起可以说是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的最新发展。本文介绍了科技政治学的兴起和发展状况,分析了其学科属性,最后梳理了科技政治学的研究内容。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7)1-052-03

      一 科技政治学的兴起

      1.时代背景

      进入20世纪,科学活动日益从个人或少数人的独立研究发展成为大规模、有分工、高度组织化的集体,也即从“小科学”逐渐发展到“大科学”。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建制的性质越来越明显地突出来了,并且出现了“小科学”时代并不那么明显的特征:首先,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更为密切,科学的“政治化”和政治的“科学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其次,科学共同体的内部关系日益复杂化,渗透了许多的政治价值。大科学时代所出现的这些特征表明传统的一些看法正在经历着一场范式意义上的革命,并引发了许多有待深思的问题。比如:是否还存在客观理性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日益价值化会有什么效应?科学技术的进步会给人们的政治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国家对科学技术活动的干预会影响科学技术活动的客观中立性吗?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政治活动对科学知识活动会带来何种后果?政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否存在有机的空间?这些新形势向我们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仔细分析和研究在大科学时代中科技与政治发生的关系,建立一门新的学科——科技政治学——予以系统地研究。

      2.思想基础

      关于科技与政治的关系这一主题一直是当代西方科技哲学研究的热门问题。传统的科学技术论认为科学技术是独立于社会情境的独立自主的东西,它并不受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这种观点越来越受到当代科技哲学的挑战和质疑。围绕这些问题形成了不同的意见。例如,关于科学技术的政治负荷问题;科学技术的政治意义;科学是否是意识形态;政治权力对科技的干预;科技活动中的政治因素;政治权力与科学知识之间的互动等。这些意见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基本的哲学观点而引起的。这些分歧主要与当时所兴起的学术思潮有关,比如,库恩、费耶阿本德等人对逻辑实证主义进行了猛烈抨击,对科学的政治效果的讨论动摇了传统的科学知识观;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对科学技术的统治性质的揭露;以爱丁堡学派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从科学知识本身进行社会学意义的研究,打开了科学知识产生的“黑箱”;福柯对现代社会权力关系的研究和美国科学哲学家劳斯的科学知识/权力观,则拓宽了传统的“政治”与“权力”的范围,把科学知识的政治学研究引入了新的方向①;芒福德、埃吕尔、温纳等人对技术工具主义发起了攻击,认为技术不可能是政治中立的,相反,它是负荷政治的。

      由此,科技政治学作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领域,其产生一方面得益于新的科技观对传统科技观的解构,导致科学技术客观中立性或价值无涉性的幻想遭到破灭;另一方面受到新的科学社会学新范式的推动,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政治建构的产物。在传统的科技论背景下,对科技与政治关系所发生的观念变化以及所出现的新思潮为科技政治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政治学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在我国,科技政治学还仅仅是一门前沿性的研究领域,并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系统、成熟的学科。一些学者对科技政治学的学科建设还持有疑问,对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理论立足之处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科技政治学的基础研究比较落后。据笔者在网上搜索的结果得知,在国内各大高校中,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政治系率先对研究生开设了这门学科,由徐辉教授主讲。该门课程主要是在政治学的理论背景下、从4个方面(政治文化与科学理性、政治制度与科技发展、技术的政治价值、高新技术与国际政治)来进行讲授的,笔者也有幸修了这门课,受到了诸多的启发。在国外,科技政治学更多的是在STS的学科背景下来建设的。美国和日本就十分注重科技政治学的学科教育,正朝着体制化方向努力。比如,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STS系的专业队伍是有具有多学科学位(哲学、历史、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并从事跨学科研究的教师构成。这样,使培养的学生都在科学技术的研究领域里,得到与哲学、伦理、政治、法律等学科的结合与熏陶,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深厚广阔的社会背景和知识视野上来理解思考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此外,该系要求博士生在四个主要学科领域(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政治学)的至少三个学科领域中,修完由其选择并被学校认可的研究生水平课程②。再如,日本的STS教育更为活跃,开设了许多相关的课程,其中科技政治学就是其中一门,其内容包括第三世界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摩擦、研究所的运营等等。通过开设这些课程,向学生全面讲授了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他们这样做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科技素质奠定知识基础,而且还为促进科技政治学教育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使科技政治学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培养专门人才,发展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学科条件。可以看到,科技政治学的体制化道路还十分漫长,这与现实中对这门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是不太适应的。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技政治化,政治科技化,科学技术体系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规律的深入研究与揭示,科学技术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最终会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且可以预测,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兴起对日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以及政治的民主化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