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与网络文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希文,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山东 烟台 264025)

原文出处: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网络文学就是网络中“在线写作”和阅读的文学样式,是计算机网络媒介与互文本观念联姻的产物。无论就其外在活动方式还是内在精神而言,都体现出明显的互文迹象,它最明显地反映了互文性的特点,是有史以来互文本的最高典范形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6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710(2006)02-0200-06

      互文本理论的出现与“互文性”概念的提出有关,就问题的实质来说,主要是研讨互文性关系的,并以此揭示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文本间的多方面联系,从而颠覆传统封闭的文本观。“互文性”概念最早是由克里斯特娃在1969年在《符号学》中提出的:“每一个文本都把自己建构为一个引用语的马赛克,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与改造。”[1] 即每一个文本中都包含了其他文本涉及的因素,每一个文本都不可能是一个与外界绝缘的封闭的语言体系,而是与其他文本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实际上,在此之前,克氏在定义“文本”范畴时就已隐含了“互文性”思想,并把互文性视为文本的重要特征。“我们将文本定义为一种语言跨越的手段,它重新分配了语言的次序,从而把直接交流信息的言语和其他已有或现有的表述联系起来”[2] 2,“文本是使直接瞄准信息的交际话语与以前或同时的各种陈述文发生关系,并重新分配语言顺序的管用语言实体。因此可以说,文本是一种生产力。这一定义意味着:首先,文本与其所处的语言关系是一种(破坏—建立型)的再分配关系,人们可以更好地通过逻辑类型而非语言手段来解读文本;其次,文本是众多文本的排列和置换,具有一种互文性;在一部文本的空间里,取自其他文本的陈述文相互交汇与中和。”[3] 以对文本理解为基础,克里斯特娃还在其论著中多次对“互文性”做出一些补充性解释:“‘互文性’一词指的是一个(或多个)信号系统被移至另一系统中。但是由于此术语常常被通俗地理解为对某一篇文本的‘考据’,故此我们更倾向于取易位(transposition)之意,因为后者的好处在于它明确指出了一个能指体系向另一个能指体系的过渡,出于切题的考虑,这种过渡要求重新组合文本——也就是对行文和外延的定位。”[2] 5总之,克里斯特娃是在由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内部研究文本的互文性及生产性的,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狭义的互文本观念。

      洛朗·坚尼曾言:“互文性的特点在于,它引导我们了解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使得我们不再线性地阅读文本。”[2] 83而在我看来,真正突破线性阅读方式,在可操作层面上实现多个文本相互勾联的是网络文学,它是一种具有典范性的互文现象。

      一、网络文学定位

      网络文学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学样式,其出现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网络文学发展迅猛,大有超过并取代原有文学形态的态势。“网络文学”是一个内涵颇为丰富的概念,也是一个类似“艺术”范畴的“家族相似”概念。综观前此研究,对“网络文学”内涵的界定主要有3种:一种观点认为,“网络文学”就是网上文学,一切发表在网络空间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涵括在其名下;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文学”就是以表现网络生活为题材的文学,如网上聊天、网恋,等等;再一种观点坚持下述认识,“网络文学”就是存在于网络空间、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其创作和接受都具有交互性的文学样式。在这3种观点中,第一种认识内涵过于宽泛,在其看来,上传到网上的经典作品或其他先前早已存在的作品都可以称为“网络文学”。这种认识,笔者是不能苟同的。《红楼梦》就是《红楼梦》,即是粘贴在网络上,也不会称为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第二种认识立论的出发点是文学题材,它与人们的认识也有较大差距,发表在网络上并表现网络生活的固然是“网络文学”,发表在网络上不表现网络生活的未必就不是网络文学,《大话西游》没有表现网络生活,但大家公认它是网络文学;另外,表现网络生活的作品如果以文字、纸质文本形式存在,也可不必称其为网络文学(当然,也可称其为网络文学),因为它与其他纸质文本在存在形式方面并没有区别,例如蔡智恒文字版小说《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与其他通俗小说读本并无两样。因此,这种文本归类方式并无多大理论研究价值。第三种认识与人们的理解较为接近,首先,网络文学存在的空间应该是网络,这可以将其与口传文学及纸质形态的文本文学区别开来;其次,其存在形态决定了网络文学创作必须以网络传播技术为基础,突出交流的机读性和在线性;再次,网络特点决定了网络文学可以进行超级链接,使文学释义具有选择的多种可能性,正是这一点使其与互文精神密切联系在一起。

      因此,网络文学内涵不宜过于宽泛,对其仅仅进行题材归类也无多大必要;而将其界定为:存在于网络空间、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其创作和接受具有在线性和交互性的文学形态。既突出了其独特存在方式,又暗合了文学活动实践,具有较高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赵宪章先生从创作角度一言道出了“网络文学”的秘密:“所谓‘网络写作’,确切地说,是指互联网上的‘即时写作’,也可称为‘在线写作’。我们这样定义网络写作,是为了和‘网上作品’区别开来,后者包括将经典作品或其他现成的作品贴到网上的发表方式,并不能显示网络写作的真正特征。而网络上的‘在线写作’因其充分代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写作方式的重大影响,所以最明显地表现出与传统写作的不同及其对传统写作的挑战。”[4] 这一见解准确而深刻。但在这里,还需注意的是,目前网络中盛行的个人主页制作、网络聊天和BBS公告栏发贴留言等形式虽然更能体现网络活动的在线性和互动性,但其本身更注重实用性和交际性,与文学创作并不一致。就其主要内容来看,个人主页是对个人经历、能力与业绩的宣传,网络聊天类似日常谈话的网络再现,而BBS专栏则主要用于发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与见解,所有这些形式几乎是日常实用活动的网络表达,它们本身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文艺作品注重艺术构思、追求情感评价和形式创造的本质特征,并不具有文学艺术所特有的审美本质,因此它们也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综上所述,笔者正是在较为狭隘的意义上使用“网络文学”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互文现象典范的。

      二、互文与网络文学活动

      一个完整的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而其中必然涉及以作品为中心的3个方面问题:作者如何创造了作品、作品以何种方式存在、读者如何解读作品。每一种成型的文学活动都须在这些方面有自己的突出特点,以区别于其他活动;每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对此也须有自己独特的解释。网络文学在这些方面显示了自己的独异性,最突出之处表现为应和了互文精神,处处与互文性联姻。

      (一)网络文学创作的交互性

      网络文学内容与先前文学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反映变化着的社会现实;如果说有,那就是表现网络生活的内容日益剧增,网上聊天、网恋、网上虚拟人生成为表现的主题。这固然反映了现代人文学观的转变,但这一认识并没有摆脱“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惟一源泉”的信条。但是,网络文学在构思方式和艺术传达方面却表现出对传统观念的强有力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