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考:语言转向背景下的中国文学语言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谭学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原文出处:
文艺研究

内容提要:

语言转向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状态的一种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文学语言研究格局。本文重返80年代中后期的学术背景,对语言转向拉动的文学语言研究进行再思考,分别讨论文学语言研究的学术推进意义及其缺失。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6 年 09 期

字号:

      文章编号:0257-5876(2006)06-0078-08

      哲学进入“分析时代”,意味着一个新的学术话语场的建构:从研究“认识如何可能”转为关注“语言表达如何可能”。表述这一学术事件的关键词" linguistic turn" ,以“语言转向”、“语言学转向”、“语言论转向”、“语言性转向”等不同译法,见于各类学术文本。从语义说,“语言性转向”的译法更确切;从语用频率说,“语言转向”使用更广泛。本文在术语的使用上从众。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生的语言转向,影响所至,广泛涉及哲学、逻辑学、语用学、历史学和文学。至80年代中后期对中国文学从理论到创作产生了一股不小的冲击波。作为对20世纪中国文学状态的一种调整,语言转向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文学语言研究格局。它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有些晚到的“语言热”中全面启动,后续的研究势头时强时弱,但一直没有止息。经过了二十年的理论沉淀和实践操作,重返当年的学术背景,对语言转向拉动的文学语言研究进行再思考,既有利于清醒地审视过去,也有利于在再出发的进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语言转向给文学语言研究带来了什么

      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总结语言转向对近二十年文学语言研究、进而对整个中国文学研究产生的影响。

      (一)标题话语变换:文学语言研究学术走向的调整

      考察文学语言研究在某种理论转向时期的变化,标题话语是一个独特的观察点。学术论文通过标题话语被命名。作为论文学术看点的凝练展示,标题话语体现了某种学术走向,预示了话语展开的方向,预留了话语空间。正像新闻写作有“标题即新闻”的说法,学术论文写作也存在“标题即叙事”、“标题即论述”的问题。我对《文艺研究》创刊第一个十年(1981—1990)的全部论文目录做了统计,该刊在这一时间段发表文学语言研究论文43篇(见右表)。选择《文艺研究》为抽样分析对象,是因为我认为这份刊物在语言转向背景下推动国内的文学语言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影响力①。选择十年的标题话语为分析对象,有三个原因:一是节约篇幅;二是减少重复,在后文的分析中,我还将涉及1991年以来在《文艺研究》发表的同类研究成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以十年为一个时间单位,便于比较:1985年大体上是语言转向的一个过渡期,或此后“语言热”的一个准备期。80年代中期文学的主体性研究留下的缺口,正好为转向文学的语言研究打开了空间。1985年是一个界碑,据此,我倾向于把1985年前后的文学语言研究文章,分别置入语言转向前后的理论背景。

      时间

      篇数

      19811

      19821

      19833

      19842

      19852

      1986

      15

      19876

      19885

      19895

      19903

      1984年前,在文体意义上讨论文学语言的文章只有3篇:《记欧阳予倩和罗常培、老舍谈话剧台词课》(贺健,1982)、《论王梵志诗的口语化倾向》(张厚锡,1983)、《小说的白描手法浅议》(高尔纯,1983),另有3篇从艺术理论角度讨论文学语言的文章:《试论幽默的情境和功能》(陈孝英,1981)、《艺术语言与形象思维》(曾天海,1983)、《诗言志辩》(邹荻帆,1984)。标题话语显示的经验平台,是读者不感到陌生的领域,不暗示理论背景的变化。1985年显示了变化的迹象:《〈冈底斯的诱惑〉与复调世界的展开》(吴方,1985),比较明显地与此前的标题话语拉开了经验距离,理论背景也置换了:复调小说的多声部话语,关心的是话语主体的话语位置及其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立场的互相冲突和交流。这里的阐释空间在此前的文学语言研究中一直没有打开。

      从时间曲线看,1987—1988年出现全国范围内的“语言热”,《文艺研究》早半拍,先热了起来。1986年《文艺研究》刊发的文学语言研究方面的文章最多,编辑部从这一年第3期开始组织专栏文章,围绕小说创作中主体把握世界的方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多方对话。至第6期,就有15篇文章在《文艺研究》汇聚。最先进场的是作家们,理论和评论及时跟进。本年度和此后的研究文章,学术视野各不相同,但有一些共同点:原本作为标题话语标记的一套元语言,语用频率大幅度减少,“试探”、“试谈”、“试论”、“浅议”、“浅论”、“浅说”、“管窥”、“管见”、“拾零”、“拾趣”等标记性动词,不同程度地淡出标题话语。与此相应,标题的亮度开始增强,如:1986年程德培《受指与能指的双重角色》、夏中义《传达的美学情调和符号机制》、罗强烈《主体性与文学语言的选择》、谭学纯、唐跃《语言情绪:小说艺术世界的一个层面》,1987年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时间的转变——从“新小说”到“现代小说”》、赵毅衡《小说叙述中的转述语》,1988年汪晖《戏剧化:心理分析及其它——鲁迅叙述形式枝谈》,1989年南帆《语言的戏弄与语言的异化》、鲁枢元《超越语言》、葛兆光《意脉与语序》,1990年杨匡汉《论诗语的多义性——诗学笔记之一》、赵毅衡《中国小说中的旋回分层》,这些文章在《文艺研究》陆续发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语言转向背景下一个相对集中的早期记录。其他刊物如《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当代文艺探索》、《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艺术广角》、《文艺争鸣》、《文艺评论》、《文学评论家》、《上海文论》、《南方文坛》、《当代文坛》、《理论与创作》、《文学自由谈》、《批评家》、《学术界》、《江淮论坛》、《百家》、《文艺报》、《文论报》,以及《上海文学》、《作家》、《钟山》等刊物的理论栏目,先后介入同类研究。这既是对《文艺研究》先期策划的一种学术呼应,也是对一种学术走向的持续性引导。虽然版面支持和稿件组织不像《文艺研究》、《文学评论》那么大气和整齐,但文章的标题话语绝大部分变换了面孔,出现了经验系统方面的转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