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诗歌节奏的特点

——兼与英语诗歌节奏的特点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本益,西南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教授。(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与英语诗歌节奏比较,汉语诗歌节奏具有以顿歇为节奏点,节奏单元就是意义单元,节奏整齐均匀等特点。这些特点是由汉语音节的有关特性决定的。英语的音节具有不同的特性,因而英语诗歌节奏具有不同的特点。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6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6)01—0084—05

      一种语言的诗歌节奏的特点,要在与其他语言的诗歌节奏的比较中才能看清楚。与英语诗歌节奏比较,汉语诗歌节奏具有以下特点:以顿歇为节奏点;节奏单元就是意义单元;节奏整齐均匀。以下分别论述。

      一、以顿歇为节奏点

      所谓节奏点,指构成诗歌节奏单位的标志。节奏点因而也可以说就是构成诗歌节奏的标志:诗歌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节奏点的有规律的反复造成的。

      汉语诗歌的节奏单位一般是一个音组(有时只是单个音节),它一般由词或词组构成。由于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这种音组后面就可以有久暂不等的顿歇。这种其后有顿歇的音组叫音顿,或简称顿,它就是汉语诗歌的节奏单位。汉语诗歌节奏就是由这种音顿的有规律的反复造成的①。例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两句(古代诗本不分行,而以句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汉语现代诗的节奏也是这样形成的。如闻一多《死水》首二行: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从意义上看,音顿是一个词或词组。如果单纯从语音上看,音顿则是一个由顿歇划分出来的音组,顿歇就是音顿的标志,也就是节奏点。如果没有顿歇节奏点这种标志,诗行的音组就区别不出来,就会是一串混整的声音,就不能产生鲜明的节奏感。所以,在音顿的有规律的反复中,音顿末尾的那一音节上的节奏点的反复是最醒耳的,是形成节奏的关键。就李白的两句诗看,其中“前”“月”“光”“是”“上”“霜”六个音节及其后面的顿歇就是醒耳的节奏点,这两句诗就主要靠这些节奏点的反复来产生节奏感的。这里要说明的是,作为节奏点的顿歇是附着在音顿末尾的那一音节上的,它不可能单独存在;它其实就是音顿末尾的那一音节的发声及其停顿(这种停顿有时可以用声音的由强到弱的微微拖长来表示)。

      顺便说到,古代五七言诗句中音顿的划分可以有不同形式。就五言诗句而言,除上述“二二一”形式(如“床前/明月/光”)外,也可以是粗略的“二三”形式(如“床前/明月光”)。比较而言,前一种形式较好。原因有二:第一,它有三个音顿的反复,而节奏单位反复的次数较多,所造成的节奏感就较鲜明、较强烈。第二,它以单音顿结尾,单音顿的声音读得长一点,从而与前面两个双音顿大致等时,并造成五言诗特有的吟咏调子。古代七言诗句也可以划分为“二二二一”形式(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或“二二三”形式(如“昔人/已乘/黄鹤去”)两种。根据类似的道理,我们认为前一种形式较为优越。

      英语诗歌的节奏点则不是顿歇,而是重音。英语诗歌的节奏单位一般也是音组,不过标志出这种音组的却不是顿歇。因为这种音组常常不是一个词或词组,它的后面常常没有顿歇,而在它的中间倒可以出现顿歇。作为这种音组的标志的,是一定的轻重音形式(抑扬格)或重轻音形式(扬抑格)。这种由一定的轻重音形式或重轻音形式标志出的音组叫音步。音步是英语诗歌的节奏单位,其中醒耳的重音就是节奏点。英语诗歌的节奏就是由这种音步在诗行中的反复造成的,其中作为节奏点的重音的反复最醒耳,英语诗歌的节奏也因此叫重音节奏②。这里,我们借用G·S·弗雷塞尔(G·S·Fraser)对莎士比亚的两行十四行诗的节奏分析为例来说明问题:

      

      (符号“”表示轻音,“”表示重音,“/”表示音步的界线。)这两行诗的节奏单位是由轻重音形式构成的抑扬格音步,诗行的节奏就是由这四个抑扬格音步的反复造成的。其中,醒耳的重音是节奏点,诗行的节奏主要就是由这些节奏点的反复造成的。而音步后面则不一定有顿歇,因为不少音步是由词组乃至词分解后再组合而成的,其后不可以有顿歇,例如首行中的第三、第四音步,次行中的第二、第四音步。而音步的中间到可以出现顿歇,例如这两行半中的第三音步的中间都可以有一个顿歇。

      汉语诗歌的节奏点之所以是顿歇,而不是重音,是由汉语音节的特性决定的。古代汉语音节的轻重分别只是相对的,并不明显,所以不可能以重音构成较鲜明的节奏点。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轻声字(如虚字“的”“了”“吗”以及某些词尾如“子”“个”“头”等),读得轻而短,不过它们在现代汉语中占少数,其余大多数字音的轻重分别也不明显。我们当然可以设想,若是以轻声字音与一般字音来组成节奏单位,其轻重的分别应当是明显的。然而,现代汉语中轻声字的数量远远不够。所以,现代汉语也不可能以重音构成较鲜明的节奏点③。不过,由于汉语音节具有结构整齐、界线分明、元音占优势并以元音和响亮的辅音(-n和-ng)结尾等特点,汉语诗歌中的顿歇却显得格外鲜明、整齐;并且,由于汉语绝大多数音节都具有意义(这是汉语的一个基本特性),汉语构词的音节数目就较为规则,词语的可分性就大。这样,汉语诗歌中就可以出现数量足够的、有规律的顿歇,汉语诗歌就可以以这些顿歇为节奏点来构成顿歇节奏,亦即音顿节奏④。这里有必要说明:古代的近体诗(律诗、绝句)和词曲所具有的平仄规律也造成一定的节奏性。不过,由平仄规律构成的节奏并不是汉语诗歌的基本节奏。汉语古体诗不讲究平仄规律,却具有类似于近体诗的鲜明节奏;汉语新诗也没有平仄规律,却也可以具有鲜明的节奏。这两者都说明平仄规律构成的节奏不是汉语诗歌的基本节奏。何其芳就说过:“古典诗歌,除了所谓‘近体诗’和词而外,都是不讲平仄的。然而我们读时并不觉得它们不如讲究平仄的诗节奏好。”[2]72 平仄规律由古汉语的四种声调构成,声调既与语音的轻重长短有关,更与语音的高低有关,而声音的高低主要构成旋律,而不是节奏。所以,平仄规律所产生的诗歌音乐性主要是旋律性而不是节奏性。而且,我们看到近体诗和词曲中“平平仄仄”这样的交替规律,基本上是建立在前述以双音顿为主的音顿节奏形式(如五言诗的“二二一”形式和七言诗的“二二二一”形式)上的。由此亦可知,音顿节奏才是汉语诗歌的基本节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