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年来,郑元者同志致力于艺术起源学与审美发生学的研究,还在读硕士生时,即已完成了《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一书,该书出版后,获得好评。1991年,元者考取我的博士研究生,攻读西方美学史方向的博士学位。入学不久,他就对我说:他想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艺术起源学问题作更系统、更深广的探索。我很同意他的这一想法,虽然从古希腊时代到20世纪,历代学者和哲人都在思考艺术起源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成果,但这个问题本身还是一个诱人的历史之谜,可见其难度之大。我之所以赞同元者选择这么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那是因为他来考博士时,我就觉得他研究的问题很重要,选题很好,这个题目做好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在读高中时就有过一位美学启蒙老师,从那时起他对美学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学本科期间,他对美学更是情有独钟,攻读硕士学位的专业也是文艺美学,他不但阅读了大量的中外美学书籍,而且还涉猎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种学科领域,知识面宽厚,基础扎实;再加上在当硕士生时就已完成一部与艺术起源问题密切相关的专著,像艺术起源这样一个很综合的问题,对他来说自然是很适合的。所以,我对他的期望较高,相信他有基础、有实力做好这个题目,也总是支持和鼓励他继续做艰苦的探索。 这样,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中,元者继续以艺术起源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扩大视野,联系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史前宗教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对艺术起源问题进行跨学科性的综合研究,终于写出了《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这部博士论文。虽然在答辩时限于经费,只打印了其中的前言、绪论以及第三章的第1、2节,但答辩效果很好,由冯契等著名教授组成的郑元者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以及答辩委员们,一致认为这是一篇富于创见的扎实之作,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如答辩委员会的决议书中指出该文“不仅在艺术起源问题上自成一家之言,而且对于原始宗教和史前意识形态的研究,都具有相应的创新意义和理论合理性,尤其在把艺术的发生处理为一种规律性过程方面,已处在目前国内较为领先的地位上。这种自成体系的崭新的观点,使艺术起源问题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美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论文结构严密,条理清晰,文字流畅,史料翔实得当,显示了作者严谨的文风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叶秀山教授对元者的博士论文也颇感兴趣,不但在同行评议书中给予很高的评价,时隔三年之后,他还欣然为之作序,在访美前夕坚持审阅了全书,寄来了一篇富于学术见地的、不可多得的序文,可见其对这部著作的重视,在此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叶秀山同志在哲学和艺术等领域都有精深的造诣,元者的著作能够得到他的赞赏,应当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当然,评委们的评语可能会有过奖之处,奉献给读者的这部著作究竟怎样,归根结底只能由广大读者来评判。据我所知,元者于1994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以来,在将书稿正式交付出版之前,已参照专家们在评审中提出的意见,又花两年多时间作了认真的修改,扩展成一部约30万字的学术专著,我相信读者们现在所看到的这部著作比它的原稿又有了一定的提高。 2 根据我阅读这部书稿的印象,我以为元者这部著作有比较充分的学术积累。为了完成这部著作,元者竭尽财力苦心收集和购置了大量的中外文资料,仅是外文原版书就达2000余册,其中80年代和90年代初以来的外文资料也很不少,并在写作过程中加以充分的利用,书中引述的大部分段落都是他第一次翻译出来的。同时,为能最有效地说明问题,他还在书稿中精心收集和配置了50余幅珍贵的彩色图片和黑白图片,其中不少图片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情况,在由直接征引到的几百种书目所组成的“参考文献”中就可见一斑。至于实际阅读和使用的中外文资料,自然是不计其数。此外,从博士论文的开题到书稿的正式付梓,历时五年多的时间,经过几易其稿,才最终定稿。书末还编制了详尽的中外文人名索引、地名索引和译名对照表。这一切,足以说明这是一部凝聚着作者多年的学术思考、付出过巨大的精神劳动的精心之作。值得称道的是,湖南教育出版社也不惜耗巨资,把50余幅彩色和黑白图片印制在正文的相应位置上,真正做到了图文合一、图文并茂。这种高规格的印制标准与这样一部立足于高标准的学术著作正相匹配。 3 《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首先论证和确定了艺术起源的含义,认为应当是艺术发生的内在动机及其相对最早的历史时间;同时,他不同意把艺术起源理解为单数,而应当是复数。西方美学史上有那么多关于艺术起源的单一性理论的假设,都没有解决艺术的起源问题,说明我们应当改弦更辙,从单一性的艺术起源理论,转到对各种理论的兼收并蓄,汲取各自的合理内核。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还别具匠心地论述了艺术起源与因果问题和情境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就使艺术起源学的研究有了系统的、坚实的方法论基础。这种研究方法上的转变和革新,我认为是元者在艺术起源学研究上的一个贡献。此外,在研究范围上,元者提出了艺术起源问题环“W[,1]—H—W[,2]”的讲法, 也颇具新见,艺术何时(When)发生?艺术如何(How)发生? 以及艺术何以(Why)发生?这三个层面概括了艺术起源的主要问题。应当说, 只有对这三个层面的问题,都作出了全面的解释,才能算是对艺术起源的问题,有了成熟的系统的理解。 元者不仅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上,有了新的开拓,而且在问题的解决上,也做出了自己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坚持实证的精神,坚持以“艺术品”为本,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收集了迄今为止所能掌握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然后对艺术起源的问题环作出了全面、深入的求解。在艺术何时发生的问题,亦即艺术的起点问题上,他得出了一个新的推定性答案,认为距今23万年前的叙利亚西南部戈兰高地的贝雷克哈特—拉姆遗址的卵石小雕像,是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的由原初性图腾观念引发的史前艺术的序幕,并参证年代稍后的史前人类形象制作活动的一些事实性材料,推断人类艺术发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早于莫斯特文化期的阿舍利文化期,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时代来说,也就是原初公社中期或原初公社后期发展阶段的早些时候。基于此,又对西方美学史上的几个代表性的学者,如黑格尔、克罗齐、科林伍德、艾伦·温诺等的观点,作出了有力的评说。在艺术如何发生的问题上,元者以较大的篇幅作出了系统的把握。他从大量的史前艺术品中,探讨到了原初性图腾观念是以动物形态来表现人类自我的灵性和意志。原初性图腾观念及其特化形态,表征着人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物的史前境况,表征着人对自我灵性的思悟,从而成了艺术发生的历史性的动力。就从这里,元者得出了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认为艺术的发生是一个历史过程,推动这个历史过程的不可能是某种单一性的动因,而是一个动力系统,“这个系统亦即史前社会意识形式的具体样式,在发生学上具有一种大致的历史脉络和序列,那就是原初性图腾观念→巫术观念→灵魂观念→精灵观念和万物有灵观念→自我神化观念。其中,原初性图腾观念为史前意识形态的主干,这些观念样式组建成一个巨大的动力系统,这个系统正是艺术起源的动力机制,亦即艺术发生的规律性脉络。这个系统中最为深层的系统要素恐怕就是原初性图腾观念,其它的系统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这种原初性图腾观念的特化形态”。一句话,艺术起源于原初性的图腾观念以及它的特化形态(其中也包括次生性的图腾观念)。他称这为“图腾观念特化说”,并以“图腾观念特化树”来表示这种具有独创性的理论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