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卢梭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逻辑关联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少娟,周世慧,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原文出处:
高教研究与探索

内容提要: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与卢梭的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源头,在教育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他们的代表作——《理想国》和《爱弥儿》,笔者认为卢梭的教育思想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文章主要从卢梭教育思想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传承性与发展性两个方面论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虽然柏拉图(前427-前347)和卢梭(1712-1778)生活的年代相隔甚远,可是他们的思想并没有因为时空而阻隔,反之他们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共通性。众所周知,人们的思想有一种传承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卢梭教育思想主要之处在于对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继承;而是在于卢梭在吸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发展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为后人称赞和学习的教育思想。

      一、卢梭教育思想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继承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每一个时代的教育思想既有文化历史的积淀,又体现了时代性,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卢梭教育思想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传承,体现了文化思想的历史积淀性。具体而言,这种传承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人

      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没落时期,当时不仅政局动荡,而且疫疠流行,整个城邦危机四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柏拉图企图通过以强力治乱。但是他的强力治乱并不是急剧式地暴力革命,而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由执政者、卫国者和生产者组成的等级森严的“理想国”而实现。执政者是神用金子创造的,即哲学家,具有最高的美德——智慧,能透过变化无常的现象世界洞悉理念世界,从而掌握永恒的真理,最适合于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卫国者是神用银子造的,被赋予勇敢的美德,主要职责是防御敌人,保卫国家。而生产者是神用铜铁造出来的,具有节制的美德,适应于生产物质财富。这三个等级的划分是天生的,每个等级的人不可僭越各自的等级。无论是少数的执政者还是人数稍多的卫国者,他们的培养都必须要依靠教育。这里我们或许会误认为,柏拉图推行的是平民化教育。非也,因为他没有把人数众多的生产者和奴隶列入被教育的对象。柏拉图追求的是“理想国”的公民能够各司其职、各安其分,从而实现“理想国”的和谐发展。他说:“我们必须劝导护卫者及其辅助者,竭力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劝导其他的人,大家和他们一样。这样一来,整个国家将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①柏拉图推行的这种精英式的教育最为核心的是培养哲学王。他曾经说过:“当初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但一再考虑看到政局混乱,我彷徨四顾,莫知所措,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②具备最高智慧兼顾公正、勇敢、节制品质的哲学王是柏拉图教育所塑造的“理想国”发展的新人。培养勇敢的武士,虽也是教育的目的,但其地位不能与前者相提并论。

      18世纪的法国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扩张性要求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掌握政权。历史证明,任何一场革命的爆发必然伴有思想解放作为前奏。百科全书派是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代表,其中卢梭是百科全书派诸多代表的典型。卢梭在他的《爱弥儿》巨著中,试图在社会批判和道德批判的前提下,以感觉经验论为理论基础,以大自然和人的天然本性为良师,实施一种崭新的教育方案,以期培养出能够摆脱社会各种偏见和精神桎梏的“新人”,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正如他所说:“爱弥儿并不是一个奔逐荒野的野蛮人,他是一个要在城市中居住的野蛮人。他必须懂得怎样在城市中满足他的需要,怎样利用它的居民,怎样才能同他们一起生活,虽然他不像他们那样生活。”③

      柏拉图塑造的哲学王、卢梭塑造的理性王国的新人,表面上看起来不一致,其实不然。因为他们都是针对当时动乱的社会,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而采取的积极的对策,围绕他们的解决方案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即教育所培养人的归宿是一致的。换言之,哲学王和理性王国的新人在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都是为所设想的“新社会”的发展而培育出的“新一代”。阶级社会,每一个人都归属于相应的阶级。他们培养的哲学王和理性王国的新人,是新兴阶级的代言人。因此,从阶级属性角度而言,他们内在的精神实质是同一的。

      (二)教学原则的一致性:主张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

      虽然柏拉图和卢梭并没有像孔子那样,对于“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详细的阐述,但是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这突出体现在他们的分阶段教学的思想中。

      柏拉图主张按照受教育者的年龄,对他们进行分阶段的教学。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为紧要。他所说的文艺教育主要是故事、诗歌和音乐教育。“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他的心灵的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④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体育方面,我们的护卫者也必须从童年起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以至一生。”⑤青年阶段,青年人必学“四艺”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种自由艺术”。这些科目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实用,比如学习算术是为了“调兵列阵”,计算船只所必需。这个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为了把大多数青年培养成合格的武士。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对于年满20岁的青年,要进行一次筛选。智力平庸者要离开学校,编入军队,终生服役;少数素质高的青年继续留在学校,接受再深造,直至30岁。这十年的学习,主要是学习哲学,也学“四艺”。这时“四艺”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发展思维。这五门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研究“它们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的关系。”⑥30岁时再进行第二次选拔,极少数被选出的优秀者继续学习五年的哲学,直到35岁,然后担任国家的重要职务。其中只有极个别人才能通过第三次选拔,他再经过15年的锻炼,50岁时才能达到智慧与道德的圆满,也即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诞生了。从儿童阶段到中年阶段的教育,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柏拉图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征施以不同的教育,其施教的内容、方法各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