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54(2010)01-0022-016 天津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与创新,戮力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使得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办学主要指标大幅增长;硬件、软件同步建设,不但加快了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也增进了办学活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妥适连结评价与教学以继续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与水平,便成为现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评价与教学 (一)评价于当今之功能性 教师在学校的职责,除了主轴的教学之外,另外一个仅次于教学的轴就是评价。评价(assessment)指的是教师用来测量并判断学生行为与学业成就表现的众多技术(Blerkom,2009)。在过去十年到二十年间,因循全世界课程改革的路径,对于“评价”手段性的应用,导致些许评价的基本概念有所变动。 传统上,教师评价学生除了能使教师在适当时机诊断学生学习的强和弱,也能于教学过程监控学生学习的进展。借由教学评价的手段,亦能搜集客观证据来评定学生成绩和决定教师教学效能。然而,过去十年间课程改革的推动使得教育核心的观念跟着变动,因而使得评价也产生了以下三项有别于过去的功能性(Popham,2008)。 1.影响教育效能的社会观感(influencing public perceptions of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长久以来,校际间的评比已普遍存在。时至今日,学校和教师的办学效能更是受到家长和媒体高度关注。评价其实可以形塑正面的社会观感,例如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评价的专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妥善经营一个学校的社会观感,亦即课程教学的社会观感,与教师是否能精确掌握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 2.协助评鉴教师(helping evaluate teachers)。就教育评价之趋势而言,“学生的学习成果”已成为教育成效检视指标之一(WASC,2008)。有力的评鉴证据仰赖于平时建造之资料,而最大宗的数据源便来自于评价,可作为教师评鉴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3.厘清教师教学意图(clarifying teachers' instructional intentions)。许多大型教育测量工具都是高利害关系的测验(high-stakes test),意即测验的结果对于学生或教师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就像美国自1969年开始实施之全国教育进展评价(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中国内地的高考,或者中国台湾地区自2001年开始实施之中学学生基本学力测验,皆为影响深远之高利害关系测验。一般而言,教师们总是期待学生能有好的测验表现,因而这些测验的内容往往也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之焦点。因此,教师本身对于其教学意图甚或课程目标常常未能清楚掌握,导致应试教育成为教育主流。本文试图说明透过评价设计来响应课程目标,是有帮助教师厘清课程目标的可能性的。 由此可知,评价在21世纪之功能已不再局限于过去诊断和监控学生经由课程教学的学习,亦非仅于评定学生和教师的表现,评价的结果不但能够左右社会观感,作为教师评鉴的依据,也能以另一种形式彰显教学企图。 (二)评价与教学之现实面 最能概括中国基础教育特征的就是应试教育(王世忠、王一涛,2005)。在图1中,应试教育来自于右侧的力量,源自于升学考试的实际压力,所以右侧的升学竞争主要来自于考试领导教学,也就是评价取向的教育。
图1 评价与教学之现实面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如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基础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李刚、赵运玲,2005)。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提升国民素质,提升国民素质是经由教学手段来达成,主要是透过课程改革来执行,重视的标的物是教学。如果是这样的思维就属于图1左侧,透过课程改革调整教学手段,将国家认为未来的中学毕业生应该有的样子透过教学培养起来。 从图1可知,就理念上来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边没有任何连结,代表两者是分割的。就教育现实面而言,升学考试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分配,对社会而言是属高利害关系,受到整个社会高度关注。倘若升学考试操作的基本思维没能拿捏足够准,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然而,评价与教学的关系原本就密不可分,在义务教育阶段更是没有任何选择,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必须找到一个方法来解决如何在升学考试的前提下推动课程改革。本文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左右两侧不能分开,唯有让评价回归到课程目标,也让教学回归到教育目标,方能妥适连结评价与教学。 (三)评价与教学之共生 当教师的教学依据课程目标设计,升学考试也完全根据课程目标来发展,评价与教学两者便有了共同的指导原则,就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如图2)。
图2 评价与教学之共生架构 在这样的共生架构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在评价方面,升学考试的范畴绝对不能逾越课程目标,否则,人们必定选择根据升学考试来策划教学,而非依据课程目标。假设高考的内容夹杂大学课程的内容,必然使高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上纲至大学专业内容,这样便失去了课程改革提升国民素质的原意,又回到考试领导教学的应试教育。其次,在教学方面,理想上教师要能对于教育目标了如指掌,方能运用自如。然而,课程目标的文字叙述看似具体,实则不容易确实掌握内涵。当掌握不住时,课程目标无法和教学链接,教师只好选择升学考试内容来规划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