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06)09-0024-04 在当下的中国,学校已经成为遍及城乡、涉及大多数人的一种社会机构,据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共有幼儿园11.79万所,小学39.42万所,初中63757所(包括职业初中697所),特殊教育学校1560所,高中阶段学校31407所(包括普通高中15998所、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36所(普通高等学校1731所,其中本科684所,高职院校1047所,成人高校505所)。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也不管有什么看法,大多数人都很难不和学校有一定的联系。对于学校的功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1],这说明学校功能和性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学校,现代学校既不仅是简单的承载社会化功能(传播知识、技能、文化与思想等)的机构,也不止是充当社会精英的选拔机制的机构,而是一个关涉资源分配的机构。学校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受社会结构的制约,同时也通过不同教育利益相关者(直接的如教师、学生、教育行政机构人员等;间接的如学生家长、国家、地方政府、利益群体等)在学校场中追逐各种资源的斗争,改变着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获得了或者占有了大量的、优质的学校资源,在现代社会就意味着有了好的职业,也就有了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为了便于论述,有必要对有关概念做一点说明。本文中的学校指的是全日制的、制度化的、公立的现代学校,非制度化的、民办的和传统的学校(科举废除以前的中国的教育机构)①不在其列。在学校体系中,它们包括小学、中学(初中和高中)、大学。因为在论述的时候,经常要举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大多以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中学或者笔者现在工作的大学为例,但这并不说明其他的学校不存在与文章提到的学校类似的现象,当然也不否认本文的结论不能应用于其他的学校。在这里,资源是被人们认为有价值的而且能够促进个人福利、满足各种需要的东西,既包括物质资源(比如住房、工资、福利、财富等),也包括非物质资源(文凭、荣誉、声望、权力、机会、信息等)。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资源就是财富、权力和声望,资源配置就是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以及群体间的分配。具体到学校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校是国家(这里的国家主要是指代行国家职能的各级政府,比如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县级政府等)分配资源的一种代理机构,即国家通过学校把一些资源(比如文凭)通过某种方式分配给某一些人,另一方面,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也需要从外部获得其正常运行的资源(比如教师、经费、设施、法律等)。所谓资源配置在这里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学校作为一个机构从其外部获取资源的机制,也就是说一所学校怎样获得需要的资源。这样一种视角可以看作是宏观视角,即我国的学校其本质是国家政治统治和资源分配的工具。学校在社会中获得资源的方式和国家对其他单位的资源的分配方式是相似的。国家依赖政治目标、意识形态以及一系列具体的资源分配规则,将资源分配给学校,再通过学校分配给个人。因此形成了一种“单向的依赖结构”[2],即学校依赖于国家(政府),个人依赖于学校。这一个视角主要强调国家制度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影响,即学校与外部更大的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个层面的意思是学校在获得一定的资源以后,如何配置的问题,资源总是要被利用的,否则资源是没有用的,具体地说就是学校成员如何从学校里获得资源(工资、住房、荣誉、机会等)。笔者的看法是,相对于学校是一个教学场所来说,学校更是一个资源分配的场所,国家通过学校把资源分配到每一个学校成员那里,而每一个学校成员要从学校那里获得它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资源。这一视角可以看作是一个微观视角,这个视角强调学校内的人际关系和成员的行为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在学校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学校中资源分配的结果,是学校结构和实际行为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因而是人们“建构”的产物。 一、学校从哪里获得资源?如何获得? 企业(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营利。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也有自己的目标。学校要想达成一定的目标,就必须有相应的资源,比如应有学生,有教师,有了学生和教师,还要有教室和必要的教学设备和用具(粉笔、课桌等),这些就是资源,没有这些资源学校就无法正常地运转。时下所谓的教育不均衡其实就是资源占有的不均衡,有的学校(比如一些名牌学校)资源多的用不完,有的学校(一些普通学校、薄弱学校)连日常运转都难以为继。为什么有的学校资源多,有的学校资源少,而学校需要的资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牵扯到两个问题,一是哪里有资源,二是如何获得这些资源。 先看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是哪里有资源,也就是资源掌握在谁的手里。这要分两个阶段来分析,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也就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是社会资源的所有者和支配者,所有的学校都要由国家按计划统一分配资源。学校需要的制度与规章资源都是由国家提供的,国家制定了教育方针、教师职业道德、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制度,对学校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学校几乎不用再制定什么,只管照着做就行了。学校需要的教师是由国家统一分配,笔者就是在1986年被分配到远离自己家乡的一所中学做教师的,当时虽然不愿去,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去。学校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管需要不需要只要分配来了就要接收。学校需要的经费和各种教育教学设施也都由各级政府配置。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中国进入了所谓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国家垄断社会资源的局面被打破了,虽然国家还依然掌握着大部分的资源,但社会也成了一个和国家一样拥有资源的主体。学校不仅可以继续从国家获得学校运转需要的资源,而且还可以从国家以外的地方获得资源,比如社会团体(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等)或个人的捐助。当然资源在学校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学校多,有的学校少。比如据报道,山东省五分之一的乡镇政府对中小学拨款为零,三分之二的县、乡对中小学拨款低于全省最低标准(农村小学人均30元、初中人均40元)[3]。 再看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是资源配置,即如何在众多学校之间分配资源。一般说来,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三种方式[4]:计划安排方式、市场交换方式和关系网络方式。计划安排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也就是社会资源由国家行政权力及其一系列制度安排所配置,不同社会群体及其资源的获得均受到这种方式的支配和制约。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被认为普遍存在于1949-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结构之中,其实现在这种方式还依然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要不就没有“跑部(各部委办局,有大量资源的支配权)进京(北京)”;市场交换方式即社会资源主要依据商品交换及其市场规则进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各种社会组织的资源获得主要依靠市场交换完成。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出现在改革以后的中国,现在很多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配置。第三种是关系网络的配置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将人们之间亲密或特定的关系视为一种获得资源的途径,资源借助于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得以流动。相对于上述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来说,这是一种非正式制度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微观机制,如果仔细观察,这种方式存在于各个时段的中国社会中,它能够解释很多发生在中国,由上述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不能解释的现象,比如有的学校获得资源多、有的学校获得资源少。为了分析的需要,我们区别了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在实际生活当中,也许很难区分这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校通过市场交换方式获得资源的前提,是学校有属于自己的资源并且学校本身能支配一些资源,由此学校就可以拿这些资源去和别的组织或者机构交换自己没有的资源,时下的一些学校用学位换取赞助,用文凭交换投入就是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