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6)03 —0142—04 “学生个体差异”一直是教育和心理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自新课程提出“关注个体差异”的理念之后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学习风格差异是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1954年,美国学者西伦(H.Thelen)首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后[1],学习风格及其相关研究成为近30年来西方教学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等学科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已有研究成果对学生学习风格类型及表现方式探讨较多,这种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学习风格差异本身,但笔者认为,紧随这些已有研究,更重要的是在于探索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关注,这就必须扎根于课堂教学做出思考。 一、学习风格对于学生差异性的诠释 (一)概念辨析 学习风格译自learning style。style一词本有六种译法之多,而当它翻译成“风格”时,一是指气度、作风,二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或艺术特点;在心理学领域指个体在认知、学习、个性等侧面一贯性的外在表现[2]。尽管众多学者对学习风格概念的理解有着差异,但笔者认为,学习风格必然体现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若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看作是一种认知过程,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这一过程涉及感知、记忆、思维等活动。学习风格就是学生在感知、记忆、思维等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的学习特征。 (二)类型梳理 根据以上对学习风格的理解,学生在感知、记忆、思维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各自的偏好,这种偏好表现在感知学习阶段,主要体现在不同学生的优势感知通道上,即视觉、听觉、动觉通道;表现在思维阶段,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已感知过的信息进一步组织加工时的特点,是偏好对信息进行整体加工,还是注重信息的细节,偏好对信息进行序列性加工;在巩固记忆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为学生对感知、组织过的信息的记忆储存时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在于对信息储存时的不同编码方式上,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3],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感觉代码(包括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一是语义代码;视觉代码主要体现为图像方式,听觉代码主要体现为声音方式,语义代码则主要体现为语词方式。这些过程反映出的偏好和特点就体现为不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差异性。根据梳理将学习风格的构成和类型表现为:
(三)特点描述 学生学习风格差异属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其特点表现在:首先,它具有独特性。学习风格是在学习者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及其机能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4]。其次,它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学习风格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但学习风格在形成过程中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对于学习习惯和方式都在进一步养成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关注其学习风格差异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再次,学习风格具有多维性。学习风格不反映水平的高低,而只反映方式的不同[4]10,这是它和智力、能力等个体差异最明显的区别。最后,它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4]6。学习风格与其他个体差异不同点在于它对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而智力、能力等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都是间接的,它们都要通过学习风格这一中介才能对学习过程发生作用。 正是学习风格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其一,它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学习风格直接参与并调控学习活动,而其他个体差异都要通过学习风格来对学习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它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二,它是源于实现一种只要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就能够学好的理念。布鲁姆(S.Bloom)认为,如果在早先与现在都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5] 的话,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学好。因为学习风格具有多维性,它仅仅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学习特征,无所谓好坏之分,只要给予适当的学习条件,无论哪种学习风格类型的智力正常学习者都能在学习中取得成功。而其他个体差异却有优劣之分,关注这些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够有效地实现这种理念。 二、关注学习风格差异的课堂教学观念 任何正确有效的行为都必须要有相应正确有效的观念作指导。因此,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了解并正确看待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树立正确的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观念就是最基本的一步。 (一)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 学习风格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并能够正确预见学习风格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个体的学习风格都具有独特性,教师就要树立差异教学观念,尽量给学生提供能够按照其自身学习风格特点的优势方面进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学得更轻松,体会到更多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学习风格具有多维性,教师就要辩证地看待学生学习风格与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关系,树立公平公正的教学观念,不能歧视和冷落与教师自身教学风格不匹配的学生,也不能偏爱与教师自身教学风格匹配的学生,对每一类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都要平等对待。学习风格是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有发展的教学观念,既要发挥学生已有学习风格的长处,又要弥补学生已有学习风格的短处,使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更突出的同时,更加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