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34(2006)05—0793—08 据文献反映,早在1982年,北京几所大学的附属中学已经开始了教育信息化的试点工作[1]。那时虽然已经有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但并没有出现“教育信息化”这个概念,使用更多的是“电化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等。“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新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据中国期刊网所录文献反映,我国最早以“教育信息化”为关键词发表的文章是1996年发表的《从电化教学管窥未来高教的趋势》一文[2]。所以本文以1996年为起点,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1 教育信息化研究状况的统计与说明 从1996年至今,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历经十个年头,按照篇名检索方式,以主题词“教育信息化”为检索点,通过精确匹配进行检索,我们发现1996年至2005年,中国期刊网共计收录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论文805篇(2005年7月12日检索),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教育信息化论文年度分布 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篇数1 3 7 22 38 96 142 216 197 83 虽然以教育信息化为研究内容的文献从类型上看并不仅仅只有学术论文,从载体形式看也并不仅仅只有期刊,但由于期刊论文相对集中,并且具有回溯检索功能,再加上多种文献载体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复,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国内公开出版的5300种核心期刊和专业特色期刊的全文,其数据完整覆盖率达到98%。所以我们认为上述统计资料可以反映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面貌。以下的分析是基于上述资料进行的。 1.1 总体情况 1996年至今,以教育信息化为主题的研究论文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1999年之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1996至1998年相关论文一共才11篇。1999到2000年,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开始抬头,仅1999年相关论文数就是过去两年的两倍多。2001年至今,教育信息化的论文数量较之前又出现明显增加,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成为热点。 教育信息化研究论文数量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要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全社会的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信息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当中,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也随之开展和加深。另一方面,国家各项相关政策、项目、文件的出台也给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依据和动力,在相当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度。如1994年开始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打下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紧接着原国家教委制定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00年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国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之后国家又开展了211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1998年12月24日提出《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些都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初步兴起。到了2000年10月,教育部提出了从2001年起,用5~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2001年又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2004年2月10日,《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所以从2001年开始至今, 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文章数量开始大幅增加。 1.2 内容细分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我们将搜索到的805 篇论文按主题分成三大类:教育信息化结构、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理论,每一类下面又分设小类,具体的主题分布与论文数量如表2。 表5 教育信息化论文主题分布与论文数量 教 主体55 育 客体6 信框架 工程与产品 57 息 技术49 化类型与高等教育信息化 75 结内容 基础教育信息化 42 构 课程与专业教育信息化43 教 30 信现状国外全国53 息国内各地区 110 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程 57 育综述 32 信模式和战略46 息信息化与社会发展 91 化意义、内涵、目的、概念40 理评价、测度19 从总体上看,论文在各主题的分布比较平均,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深入其各个领域。关于教育信息化结构的研究是三个大主题中最多的,共有327篇, 占相关论文总数的40.6%。关于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文章共250篇,其中关于各地区、各国家的教育信息化现状的文章共有193篇。 关于教育信息化理论的研究文章数是三个大类别里最少的,总共228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都侧重于实践,比较务实。我国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实践基础薄弱,关于理论的论述自然会少些,但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步步推进,理论的研究肯定会越来越多。 2 教育信息化研究取得的成就 在这10年中,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学者们不仅从微观的角度,在教育信息化结构内部划分了许多专门的部分,如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主体和客体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测度与评价等;而且从宏观的角度,将教育信息化与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社会文化等独立于教育信息化之外的内容合起来加以研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体系。分析这10年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成果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国外教育信息化的借鉴性研究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是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开始的,这从最早的一批教育信息化的论文就可看出。根据表2,这方面的论文共有30篇,比较典型的如1998 年发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新进展》[3] 及1999年发表的《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4] 等。但分析文章的内容,我们发现关于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有一个递进过程。早期主要是对国外经验的介绍,认识还停留在介绍别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上,如列举他国颁布的各种教育政策、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和Internet的接入率等,对于别国在建设实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方案、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以及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启示等深层次、具体化的问题缺乏比较系统、深刻的认识。后来开始研究别国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步骤、体系规划、建设理念、教学策略等更加深入的问题,如2004年发表的《俄罗斯教育信息化现状及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5] 等,并针对教育信息化中的一些特定问题如教育技术、专门课程教学的信息化等进行了研究,如2003年发表的《国际教育技术新思想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影响》[6] 和《国外语言教师教育信息化理论综述及启示》[7] 等。同时,也开始国家之间教育信息化的比较研究,并在分析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国外经验与我国实际建设的结合,发表了像2004年的《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比较》[1] 和《关于中国、美国和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比较研究:ACCS研究项目》[8] 等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对国外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从问题的表面逐渐进入到实质,拓宽了研究视角,这对于明确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实现跨越性发展,弥补我国在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任务紧等劣势,趋利避弊,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速度来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都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