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经营问题的探索

———位学者与一位教育改革者的对话

作 者:

作者简介:
傅维利,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华长慧,宁波市教育局,浙江 宁波 315000   傅维利,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长慧,宁波市教育局局长、副教授。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教育经营的实质是通过教育决策者的精心营谋,使教育资源在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下,得到最大程度的增长,使存量教育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教育经营与企业经营、商业经营的重要区别在于:在处理教育经营与教育公平、教育经营与教育效益、教育经营与教育质量的关系时,应当坚持后者优先的原则。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064(2006)01-0001-04

      傅:华局长,您好!近年来宁波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您在有关场合曾经多次谈到,经验之一是你们较早提出并努力践行了“教育经营”的理念。据我所知,最早将“经营”概念导入教育的,是日本学者安藤尧雄。他在1964年出版的《学校管理》一书的前言中谈到了“教育经营”问题。那么,您作为一位锐意改革的教育局长是怎样理解“教育经营”的呢?

      华:谢谢傅教授对宁波教育和我本人的关心。宁波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先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离不开教育理论界专家学者的观念引领与智力支撑,离不开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劳动与真心奉献。如果从教育系统内部分析原因,可能与我们不断探索并实践“教育经营”的理念有关,通过精心策划和经营,让有限的教育资源产生最大的教育效益,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

      经营的字面意思是“筹划与管理”,以前仅用于企业和商界。但我以为经营并不是企业或商界的专用术语,它同样可以引用到教育领域。目前,人们对教育经营尚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宏观层面上的教育经营是指通过产业经营的方式盘活教育存量,扩大教育增值,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科学利用;微观层面上的教育经营是指某一教育机构的经济核算,尽可能地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以获得盈余与利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有人认为,教育经营是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机会,去换取更为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

      我觉得,教育经营就是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结合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来统筹规划某一区域或某一教育机构的教育存量,挖掘教育资源的潜力,扩大教育活动的价值,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科学利用,并借以提高教育的绩效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傅:我一直以为,教育经营的理念之所以能被宁波人所接受,主要是因为宁波具有历史悠久的经商文化底蕴,经营、效益、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的优化取向,比较容易被宁波人所接受。现在看来,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以华局长为代表的宁波教育届人士,这些年着力于理论探索,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改革举措有一个清晰的理论分析,也十分重要,它为宁波的各项改革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宁波教育改革实践从一个方面说明,理论研究和探索对改革的重要价值。我想进一步了解的是,教育经营的理论介绍到国内的时间不长,教育理论界尚在探索讨论当中,你们是出于什么原因或者是基于一种什么考虑,将它应用于宁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呢?

      华:践行教育经营的理念,是宁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近几年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明智之举。

      回顾宁波教育发展的历程,曾经面临着种种困难。一方面,由于投入不足,造成了校舍陈旧、设备简陋的落后局面;另一方面,更由于学校布局分散,城乡差别悬殊,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严重滞后,导致了教育资源短缺与教育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尖锐,并成为制约教育现代化建设,阻碍宁波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在教育投入不可能大幅度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教育资金的效益便成了我们积极探索的命题。这种想法刚好与教育理论界的教育经营理论不谋而合。于是,我们组织人员搜索教育经营方面的文献资料,查询它的来龙去脉,探寻它在实际中运用的价值和途径。

      我们理解,教育经营的实质在于教育决策的精心营谋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核心在于统筹考虑教育的投入和产出,其目的在于谋求教育的规模效益和质量提升。认准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毫不迟疑地运用于实践。

      傅:教育理论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充分的运用,这是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这些年一直十分关注也十分忧虑的问题。我想宁波的同志在这一方面之所以取得了成功,首先得益于您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并善于用当代新的理论和思维方式解决这些现实面临的真实问题。看来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取向和实际教育问题解决中的理论取向,应分别引起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的特别关注。不过,从理论到实践,或者说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中间有许多工作要做,请问宁波是怎样践行“教育经营”理论的?

      华:是的,践行“教育经营”理论不仅是一个新课题,而且更是一道难题。我们在实现从学习到谋划、从认识到行动的“变革”过程中,结合宁波实际,重点抓了四件事情。

      第一,着力抓好学校布局经营。学校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区域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办学质量。合理的教育布局有利于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几年,宁波结合城市化发展与农村的城镇化建设,精心经营学校布局,协调整合教育资源,确定并实施了“高校建设园区化,县(市)区社区学院建设一体化,乡镇中心学校建设集约化”的学校建设新思路,加快了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宁波高教园区从2000年一开始建设,就以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和“三性三化”(功能多重性、资源共享性、主体开放性、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管理法制化)为目标。至今已完成投资52.7亿元,共落户9所院校,在校学生近5万人。同时,各县(市)区也相继建成了集职成教中心、电大教育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实习实训中心于一体的社区学院。90%的乡镇建成了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中心初中和中心成校。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办学效益逐步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