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知识:研究趋势与建构框架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春光,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王坤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教师知识是教育品质的生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对教学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教师知识研究中有两种取向:知识基础取向和实践知识取向。前者探究教师到底知道什么知识,知识的生产者主要是学者专家;后者研究教师在实践中实际知道什么知识,主张教师是知识的生产者。两种知识取向的立场造成了教师知识结构中的知识二元论。在总结教师知识近年研究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探究为立足点”的教师学习取向的教师知识建构框架。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与载体,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选择知识、组织知识、展现知识和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教师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实践知识和探究知识,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早期的教师知识研究主要以培养有效教师为宗旨,重在研究教师需要知道什么知识和应该接受什么训练,即研究焦点是教师的素质与技能,并以理论来规范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却未从教师本身出发,了解什么知识是教师所知道的,以及教师如何知道。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以舒尔曼(L.Shulman)、伯利纳(D.C.Berliner)等为代表的学者就教师知识的性质、形态、框架和建构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不断深化了我们对教师知识的认识,也使教师知识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一、教师知识的研究趋势

      (一)研究形态

      教师知识的研究形态呈现多样化,有学者讨论教与学的原理及其概括性知识,有学者从环境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探讨知识如何建构。布鲁纳(J.S.Bruner)则把教师知识区分为范式研究和叙事研究两种形态,并且认为教师知识的研究形态正从范式研究走向叙事研究。[1]p23

      1.范式研究。范式研究强调概括性的准则与原理,它们作为模型或范例的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能适用于广泛的情境,通常自然科学知识被归为范式知识。因此,有学者认为教师应具备与教学相关的科学原理,教师所拥有的知识能被证明且可应用于不同的教育情境中,也就是命题知识。这些科学原理源于大范围的研究方案,例如效能教学,为专家学者所建立并将这些原理或原则提供给教师在实践工作中使用,所以许多教育实验尝试用一些概括性的工作原理来指导教师们如何胜任工作。但令人困惑的是,许多教师学了这些原理或方法,仍然感觉不会教学,不会有效地指导纷繁复杂的教育活动。

      2.叙事研究。叙事研究认为,教师知识不同于一般的知识理论,不是一种去情境化、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宏大叙述”,而是一种以实际场域中的行动者为主体,以日常生活世界为核心,以独特个人化的故事叙事方式来组织的知识。支持此取向研究的学者相信,从个人的教育故事中可以获得最佳的理解,并发现教师内心的声音与观点。当个人的知识以故事形态叙述后,读者能从这些叙事中学习,因为这些叙事可能反映读者类似的争议与矛盾。目前叙事研究式的知识大部分以个案形式出现,其内含的经验归纳成个案知识,可推理至类似的教学现象。

      (二)研究主题

      从国内外的文献看,目前教师知识的研究范畴可以分成三大类。分别是教师认知、实践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

      1.教师认知。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教师认知的研究主要是描述教师的心智结构,包括探究教师对教育的处理过程和评估教师的认知。对教育处理的研究,如教师的计划与决定,以及比较“新手与专家”教师等研究,前者着重研究教师的认知历程,即研究教师如何思考;后者则研究新手教师在转变成专家教师的过程中,其知识是如何组织与建构的。评估教师的认知主要有五种方法论取向:[2]p419-469使用直接非推论方式评估教师信念;从教师描述性语言的情境中分析;分类教师的自我分析与后设认知;学科教学知识与信念的多元方法评估;通过概念图的方式,即将教师认知定义为教师的自我反思、对教学与学生的信念与知识、知觉班级教学的问题解决策略。

      2.实践知识。实践知识是教师依据实践理性,在特殊的情境中选择适当的行动以有效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经验知识。这种知识是个人在角色扮演中,所表现出目前的意向、主体以及未来的计划与行动的一种历程;它是一种对先前知识的反思,也是教师对情境认知的知识,它是“应用的知识”及“为了应用而有的知识”。因此,实践知识是教师个人将教育理念镶嵌在实践中的行动知识,具有内隐性、情境性、个体性、道德性与批判性等性质,是一种在生命与工作之间的诠释哲理及法则。实践性知识研究的主题是其具体的内涵是什么及如何通过批判性的反省使其隐性的知识显性化。

      3.学科教学法知识(PCK)。PCK的研究重点是了解教师知道什么学科内容,及如何转换内容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充分地理解。前者侧重研究教师对自身的理解,即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知识、学生特征和学习背景的综合理解;由学科知识、表征的知识、学生的知识、评价的知识构成。[3]后者侧重研究学生的可接受性,即就特定内容向学生有效呈现和阐释的知识,包括特定学科性质、课程安排、学生前概念和错误概念的知识等,[4]它的核心是如何将学科知识有效转化为学生可学的形式。PCK不是固定的知识体,它会因教师的反省与应用而不断发展,也是区分新手与资深教师的差别所在。

      (三)理论基础

      教师知识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论与社会建构论。知识论可从实证论、诠释论与批判论三种不同立场来探讨不同的知识观点。

      1.实证论。实证论以泰勒(R.Tyle)的技术理性基础为典范,将知识视为一套规则、既定的程序,以及不可置疑的真理独立于人类经验之外。因此,专业知识成为一种概括性的法则,通过班级研究与教师的实践应用来厘清知识,追求科学真理或自然法则以说明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实证论认为,存在并为社会所接受的知识是客观中立、价值无涉的,具有工具性与技术性特征,其知识兴趣在于“我能够知道什么”,并在控制与管理的学习环境下,使学习者产生想要学习的动机,经由教师理性化、科学化的实践过程将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