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4)03-0060-09 一、引言 教师发展和教师转变是一种普遍的期待,也带来了普遍的困惑:现实中的教师发展为什么没有完全朝着教育改革倡导者的期待前进?或者,教育改革为什么还没能真正改变教师?[1][2]对于这一困惑和难题,人们通常用“教育体制”或“教师素质”来解释。许多人认为教师的行为和观念在根本上受到教育体制,尤其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3]应试教育体制不变,教师不会变,改革也难以取得实效。这种观点影响深广,也有显而易见的合理性,但这一解释框架略显空泛、绝对和单一:(1)(应试)教育体制的确极大影响了教师的行为和观念,但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呢?教育体制与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的许多中间环节、过程和机制有待阐明。(2)教育体制绝对控制了教师行为吗?教师个体和应试体制之间存在怎样的互动和张力呢?(3)“应试”是制约教师行为的唯一结构因素吗?教师行为是否受到应试之外其他逻辑的影响? 还有一些人认为教师不改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角色要求或未能专业化是因为“素质不够”。这种观念虽然少有学术上的明确辩护,但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现在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遵循着“缺陷模式”,似乎认为教师很差劲或做错了,需要被外来的教育专家来“发展”。[4]用教师素质低下来解释教师发展或教师转变的困境,这种循环论证的解释力不够。当我们说教师未能专业化或不够专业化时,并没能进一步追问教师未能专业化的社会-文化根源。 “教育体制”和“教师素质”两种解释逻辑分别着眼于宏观结构和教师个体。前一个解释比较“空”,也容易导致教育实践中的“卸责”——体制难以改变,那么努力便没有意义了。后一个解释力比较“弱”,在实践中容易加剧一线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抵制。 如果从学校入手,则能克服上述两种解释逻辑的不足。学校是教育体制与个体教师的连接点,只有打开学校这个“黑匣子”才能真正理解应试教育体制是如何影响和塑造教师的,教师又是如何在各种力量的互动中成长的。另一方面,学校是教师群体的工作场所,所谓“教师素质”不仅是教师个体的观念和能力,也是一种群体文化的体现,我们只有走进学校,才能真正理解教师的言行方式和性情倾向(disposition)及其根源。所以,教育改革者和教师研究者应将目光投向“学校”这个通常被认为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地方,努力理解学校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探讨学校是如何塑造教师的。 现有的教师发展(培养、塑造)的研究已牵涉教师的方方面面,从职前培养到在职培训,从童年经历到职业认同,从教室布置到全球化进程都被研究者视为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在这诸多论域中,探讨学校如何影响教师发展,或者说学校如何塑造教师,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学校作为教师的工作场所(workplace)对于教师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名教师的职前教育可能只有4年,但他可能在学校工作40年,期间专门的在职培训也只占相对很少的时间,而学校中的各种因素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师;另一方面,几乎所有影响教师成长的个体或社会历史文化因素都必须以学校和课堂为中介(mediation)。[5]所以,考察学校中的教师形塑机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师是如何塑造而成的,什么机制(包括因素与过程)塑造了教师,一直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议题,研究者往往在教师社会化、教师专业、教师文化、教师发展等论域中探讨这一重要议题。人们对学校中的教师塑造问题的研究大约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社会背景、教育发展状况和学术潮流的不同,这个研究脉络大致先后经历了结构-功能取向(structural-functional approach)、互动取向(interactive approach)、批判取向(critical approach)和实践取向(practical approach)等不同研究角度的演变。当然,这种划分只具有很粗略的意义,因为每个阶段的研究者都会吸取前人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出现新的研究角度的同时,以往的研究角度往往也会并存,比如今天的教师研究领域就同时出现了这四种取向的研究。四个阶段的划分有利于我们把握教师形塑机制研究的学术脉络。所以,下文将首先按照这四种研究范式的历史转变来梳理学校中的教师形塑机制的相关研究。每一种取向都有其学术渊源、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关系。根据不同的取向,教师是制度和组织塑造的产物,或者是与学校中的人际互动的产物,或者是权力和意识形态的产物,又或者是被那些设计好的教师专业活动塑造而成的。 二、结构-功能取向的教师形塑研究 结构-功能取向的教师形塑机制研究源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功能主义扎根于社会实证主义,认为社会在本体论上优先于个体,因此要将个体及其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考察。[6]功能主义社会学在研究议题上关注社会地位、社会秩序、社会共识等问题;在方法论上倾向于实证主义(positivist)、决定论(determinist),希望对现象获得通则式的(nomothetic)说明(explanation)。在功能主义的研究中,研究者远离被研究者,以客观冷静的方式获得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