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4)01-0043-09 师德是一个老话题,是一个长讲不衰的话题。我们讲师德,并不是说今天我们中国的教师队伍中间师德问题太多,而在于它既是我们在积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师德观,又是我们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与传统的师德观 文化,又名文明,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风俗和社会规范等文明的特点。 现在谈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的人太多,发表的文章也不少,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这里,我们仅仅从学习胡锦涛同志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概括(胡锦涛,2006),学习张岱年前辈(张岱年,1994)和楼宇烈学长(楼宇烈,1994)等观点,来谈点中华民族文化文明的表现。 概括来说,中华文明以德为核心,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中华文明表现在中华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四个方面,它们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四座丰碑;中华文明以自强不息和和谐为两大精神支柱,又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动力;中华文明以民为出发点,为民服务是中华文明的宗旨;法制和睦邻是历代能否施行仁政、稳固江山的方法,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手段。就这样,中华民族在连续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第一,中华文明历来崇德重德。孔子讲“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荀子把道德之威视为“国威”之一,这正是“德治”的道理所在。当然,中华文明在提倡“德治”时,也提出“崇效天,卑法地”,把法治作为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德治与法治的统一下,中华文明更看重德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都是在强调“德政”,即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或政绩,“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中华文明不仅重视德政,还强调要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德,“君子进德修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都是讲个人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学校也要注重培养人的德性。可见,中华民族的美德源远流长,这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正因为如此,所以习近平同志(2013)提出:“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第二,中华文明历来以教育为先。中华文明甚至是与教育划上了等号。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其基础是教育之邦。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原始社会的教育,且从黄帝时期起教育就走向了有意识、有目的的状态。约5000年前,尧舜开始的唐虞以前的五帝时代,中华民族出现了最早的学校“成均、庠、序、校”。3500年前,西周集前代之大成,出现了一套较完备的学制系统,设有“官学”和“乡学”。春秋时期出现了孔子的儒家私学,从西周的官学到孔子的私学已有完整的课程设置,即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中华民族在历代办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儒学的指导思想;历来尊师重教,对教师的要求不仅在教书,更重在育人;历代的学生,因学校类型、名称不同也有不同的称谓,但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言传身教一直为历来师生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形成了社会文明大计以教育为本的趋势。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教育与文学、艺术、科学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中华文明在以教育为先的同时,也历来重视文学创作、崇尚艺术和追求科学发明。其中教育为四者的基础,文学、艺术、科学是中华文明的关键,这样才构成中华文明的四大宝库。 第三,中华文明历来坚持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生无所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怨天尤人,反而把挫折当作考验,活着就是要自强不息,“功生于败,名生于垢”,乐观地把磨难当作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也成为人人传诵的佳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绥,靠的就是这种发奋图强、坚忍不拔、厚德载物、与时俱进的精神。 第四,中华文明历来以和为贵。中华文明强调社会和谐、心理和谐和团结互助。“君子和而不同”、“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既强调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尊重对方、善待对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天人合一,仁爱及物”。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再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强调的都是“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合一、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内圣外王”,真人逍遥,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立足于人的现世关怀,确立起人性关怀的价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