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取向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对现代学校制度而言,它主张和倡导什么、禁止和避免什么,就是它的价值取向。现代学校制度必须具备科学而又完备的价值取向,否则,它将不能很好地发挥其预期的功效。本文认为,确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现代性”、“道德性”、“公正有效性”等价值取向,对于当前研究和创建现代学校制度具有基础性和建构性意义。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1 期

字号:

      “现代学校制度”因其备受关注而日益成为我国当今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显学。鉴于目前对于现代学校制度的不同认识,本文认为弄清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取向”,对于当前研究和探讨现代学校制度具有基础性和建构性意义。

      一、制度的价值取向论说

      从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的本原意义上说,价值取向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反映,它所表达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采取的价值观,反映出人们的价值选择;个人的价值取向体系是人们价值观整体状况的反映。对于制度而言,它虽然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的客观性,但其本质却是主观的,是作为制度制定者的主观意志而客观存在的。既然制度是一种主观意志的客观存在,那么,它就必然带有主体的价值取向。任何一种制度,只要它成其为制度,就必然内在地具有某种取舍的价值规定:倡导什么,限制什么,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等等,都会在制度中明确地表示出来。这种内在的价值规定就是制度的价值取向。

      对现代学校制度而言,它主张和倡导什么、禁止和避免什么,就是它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虽然存在于现代学校制度之中,却是人们关于现代学校的价值观念的反映,是人们的价值选择的外在表现,尽管这种价值选择并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人的主观意志。现代学校制度作为规导我国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制度规划,它所追求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走向,关涉着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利害,从而也关乎国家社稷的利害。因此,选采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对现代学校制度而言,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课题。“对于任何一种教育制度来说,它若想成为有意义的和富有成效的教育制度,就必须以一种明确的、深思熟虑的、富于理性的哲学或世界观为基础,还必须依据这样一些方面的有关信条行事:即人性和全人类的本性、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被人们认为最值得掌握的知识体系。”[1] 从现代学校制度所规导的对象以及我国当下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出发,本文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即将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应体现其“现代性”、“道德性”、“公正有效性”等价值取向。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现代性”价值取向

      在我国,当下所谈论的现代学校制度是针对现阶段及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的广大中小学校所适用的具有相应的社会特征的学校制度,并非是传统上广义理解的相对于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学校制度,而是当下的现代社会及其可预见的未来发展形态所需要的学校制度。这样一种现代学校制度首先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未来价值取向,否则,就不能成其为“现代”学校制度。而当今社会的特征则集中体现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各国对学习社会的追求等方面。与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相映照,现代学校制度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学校制度的“全球化”价值取向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现代学校既要积极应对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大力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国际人”,又要坚守民族精神、国家主义和多元文化的立场,注重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人”。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全球一体化,更意味着可能更加强调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多元文化观,更意味着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参与和相互认可。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在2004年6月1日访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朱小蔓教授的对话中指出:“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在被西方强国影响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一个可能就是越来越好,学习西方最好的;另一种可能就是西方的影响传到中国变得更糟。比如考试,中国古代的考试本来是很人文化的,考艺术、考诗歌或者哲学,但现在学习西方的标准化考试。其实在美国考试并不像中国这么糟,包括在加拿大,除了考试还有其他的出路,但在中国考试是唯一的出路,这就很危险。它只选择了少量的成功者,大量的是失败者。因此,我也希望中国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能保住自己的传统,尽量多地保留一些差异性。”[2]

      现代学校制度应对“全球化”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表现为现代学校制度必须直面“全球化”这一世界历史发展事实,积极调整和认真设计现代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大量的具有“全球化”素质的“国际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要求,并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全球化进程做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现代学校制度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立足于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努力培养具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国际人”。中国近现代的学校虽然直接模仿或借鉴西方的学校模式,但其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完全西方化的学校模式并不适于中国的实际,中国绵延5000年的文化传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被“化”掉。只有立足于中国的实际,结合中国的国情设计现代学校制度,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国际人”,才能使所制定出来的现代学校制度符合我国现阶段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学校发展的现状,才能发挥现代学校制度应有的作用。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信息化”价值取向

      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继工业社会之后出现的又一新的历史发展形态,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最突出标志。在信息社会,信息素养成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和素质,它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中学校所追求的培养目标之一,培养“信息人”应当是现代学校功能的一种时代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