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106.8;I106.4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4)06-0053-06 不少流传于我国民间、令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并非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然而在其流传过程中,人们并不追流溯源,反而视为己出,与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了。比如同是伊索寓言,《龟兔赛跑》似乎还保留着一丝泰西的影子(如“赛跑”与古希腊竞技运动的照应),而《狼来了》则几乎不见踪迹。有意思的还在于故事在流入和传播过程中的改写。就笔者儿时听到或征诸友人了解到的“版本”,孩子撒谎的结果皆是丢掉了性命,而不似伊索《牧童与狼》中的仅损失了羊群。这一改写至关重要,因为它可能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化和习俗中道德力量的严酷程度。 伊索寓言最初传入中国得力于西方传教士。据戈宝权先生考证,利玛窦于明万历年间来华传教时,在其著述和日常言说中就曾涉及伊索(他当时译为“厄琐伯”),并引用伊索寓言。而当时传教士自西方来多带有《伊索寓言》,如裴化行在《利玛窦传》中就有记载:“有一位官员见了一本讲述救世主事迹的小册子,竟看得出神,我便说这是我们教中的书籍,不能相赠,……却送给他一本《伊索寓言》,他欣然受下,好像这是弗拉芒印刷书的精品一样。”戈宝权先生认为,利玛窦是在中国翻译介绍伊索的第一人。[1](P222-235)至于《牧童与狼》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并未见文字记载,倒是故事流通、传播中的被改写,即《牧童与狼》何以演变为《狼来了》,及其演变(改写)的意义,是个饶有兴味的话题。 不过,我这里并不想正面处理这个问题,而是引进第三个文本,以此与前两者、主要是与《狼来了》进行比较,以期发现更有意味的内容。 一、另一个关于“撒谎”的故事 《三声枪响》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个短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叫尼克的孩子,在大约六七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和叔父来湖边避暑。傍晚时,大人要去湖中打鱼,留他在营地上,并关照他:不要怕,如果有什么紧急情况,就打三下猎枪通知他们。桨声渐渐远去并消失了,尼克在回营地的路上已经开始害怕了。他钻进营帐,躺在毯子里打算睡觉,可四周静得怕人。他渴望听到一只狐狸、一只猫头鹰或别的动物的叫声——这些叫声原本是他所害怕的,但此刻却是静得可怕了。 他突然害怕自己死掉。几个星期前,在家乡的教堂里,大人们唱过一支圣歌:“银线迟早会断。”他们唱的时候,尼克明白他迟早是要死的。如今,在这死一样的寂静中,尼克感到自己真的要死了。他恐惧得难以自持,便跳起来拿起猎枪,向帐外的空中放了三枪。之后,他放心地躺下,很快入睡了。不用说,尼克的父亲和叔父赶紧把船往回划,并已猜到尼克可能有什么小花招。 这个名为《三声枪响》的故事,几乎是《牧童与狼》/《狼来了》的现代版,只不过“狼来了”的呼喊变成了“三声枪响”,大人们的“多次”受骗被压缩为“一次”。但阅读这篇小说几乎不会有阅读(聆听)《牧童与狼》/《狼来了》的感觉,“欺骗”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倒转。显然,《三声枪响》在讲述中确立叙述者(而不是故事中的成人)与孩子的关系上,在通过进一步的解释找出成人和孩子在什么样的“存在”境中相关联上,与《牧童与狼》/《狼来了》是大异其趣的。它保留了一个人、一个孩子在最初接触死亡并自行处理死亡时的生动记忆。这种记忆是《三声枪响》中所有,而《牧童与狼》/《狼来了》里所无的,因而我们需要首先面对的提问便是:死亡可被接触吗?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饶舌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人与死亡是无法接触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2](P15)而在经验层面上,我们的确只能经历(接触)他人的死;或许,我们都得经历自己的死,像每一个垂死者那样,但那并不是一个及死的、与死亡照面的过程,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卷入过程。我们无法活着而进入死亡,而那死去的也不能再返转回来告诉我们那有关死亡的一切。在经验我的“最后一死”的意义上,生与死是断裂的、不照面的、无法经验的,所以,曾深入思考过死亡的列夫·托尔斯泰才借人物之口声称:“死亡根本就不存在。”[3] 但这一引证并没有吊销我们的问题。我虽没有经验过、并且最终也无法经验我的“最后一死”,但死的问题在人生的某些时期和关口、甚至终其一生依然折磨着我,一如幼小的尼克在林中所经历的那样。也许从人出生那天起,死亡就间接并进而直接地开始了对人的折磨。尽管精神分析学证明人的无意识压根儿不承认死亡,人根深蒂固地倾向永生[4],但透过婴儿被某种声音的惊吓和动物般的避死就生的反应,我们仍然看到死亡之作为人的生命的背景,以及人胶结于死之存在的种种情绪和行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死亡并不在人的生命的终点,而在生命的开始或中间的意思。因此,所谓接触死亡,并不是触摸那不可经验的“最后一死”,而是产生基于死亡之存在的种种思想、情绪和行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领悟死亡的概念,接受“自己必有一死”的意识。[5] 死对个体而言,从不是一种实体,而是生命消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与生俱来,并首先从人的基本情绪——恐惧中显现出来。恐惧是生本能的基本表现,并来自对生命的可能取消。它是生和死的中介。但正如经验显示并经精神分析学提示的那样,人出生时并不知道死亡的存在,而无意识也从不接纳死亡,而人最初(大约0-5岁左右)正是以无意识接触世界的。[6]随着意识的逐渐增强,人才开始领悟并接受了死亡。弗洛伊德最初接触死亡时是在六岁,当时母亲告诉他:“人是由泥土做成的,所以,人必须回到泥土之中。”他不相信这是真的,母亲便在他面前用双手搓来搓去,然后指着手上搓下的皮屑说:“这就是和泥土一样的东西。”小弗洛伊德大为震惊,从此,“你必定会死!”的回声便在他心中经久轰鸣,并潜在地影响了他的一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