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教育政策活动相关的四种话语 政策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揭示出政策活动是一种调和各方利益,理解各利益主体价值诉求的过程,是决策主体主动选择、利益主体主动参与的过程。政策的形成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投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注: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所以,政策活动中必定包含着话语的表达甚至争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政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话语的表达、对话和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话语的展现过程。因此,从话语的角度去理解政策相关利益群体的表达和争论,理解表达的基本预设、框架、表述方式与逻辑定向,从而理解各方话语背后的利益诉求,对于促使政策活动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大有裨益。 既然话语和政策存在必然的联系,通过话语的展现去理解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或许是一种贴切、有效的途径。基于我的理解,我认为与教育政策相关的话语有四种,分别是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媒体话语和公众话语。 政策话语,指在政策文本中所使用的语言。由于政策文件要指导群众当前实际行动,不但应该是表述精练、准确的,而且还要把尚有诸多歧义、疑问的概念、说法减少到最低限度。所以政策话语必然具有精练、严谨、确切、问题感强等特点。这种特点是政策权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广泛利益相关群体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学术话语,往往以理论的形式展现。在真理并非一眼可见的地方,它变得重要。学术话语表现为一系列概念、范畴、判断的集合,并通过某种逻辑的力量使这些东西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使每个语词陈述在这个整体中获得意义。学术话语因此具有逻辑的一致性、视野的开阔、解释的洞见、价值的涉入以及论述的条理等特点。学术研究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的话语具有“非大众化”的特点,只有在共同的话语规则中,才能产生理解,达成共识。媒体话语特指借助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介质的专栏、通过筛选作者、材料来体现媒体自身立场、态度的话语。媒体话语可以区分为官方媒体话语和非官方媒体话语。官方媒体更多使用祈使句,用词准确,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鲜明的政策导向性特征。而非官方媒体话语具有生动、鲜明、尖锐等特征,往往体现出媒体追求发行量和轰动效果的本性。公众话语具有日常语言的随意性、感性、真实性等特点,在运用语言表达主题时,大量的非专业性语言和少量的专业性语言交织在一起,较重的情感色彩、随意性的语体充分体现“情感性直白”的语言特色。以上四种话语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政治民主化进程、政策议题的具体特点而发挥不同的影响作用。 二、素质教育政策议题中的话语展现 实行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政策取向,经历了一个不短的发展过程。通过话语的分析来审视这一政策形成、实施过程,可能会有不同以往的启发。结合已有文献和笔者的理解,素质教育发展至今,大概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一)从各阶段看素质教育政策议题中的话语展现 1.酝酿尝试阶段(1985~1994)——学术话语发挥关键作用,政策话语适当引导。 “素质”一词在中央政策文件和国家领导人的用语中出现并强调,始于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第一次全教会议上的讲话。同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把民族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予以强调,引起了教育界对如何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素质的思考和讨论。作为中国教育主流学术杂志的《教育研究》从1986年第4期至1987年第4期,开辟了“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的专栏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当时出现的一些教育弊端的批评上,比如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已经开始并逐步成为当时教育理论界的主要话语。同时,作为对当时教育弊端的概括,“应试教育”能否取代“升学教育”也成为理论界争论的主题之一。随后,柳斌同志1987年首次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素质》文章中使用“素质教育”一词。1988年第11期的《上海教育(中学版)》署名言实的文章强调了初中教育的新目标——素质教育。江苏省1990年率先在政府文件中明确地提出了“素质教育”一词。在这种大背景下,教育理论界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进入了一个非常富有成效的时期。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主要弊端是什么?‘应试教育’是不是一种概括?素质教育作为针对‘应试教育’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鲜明教育思想,能不能成为一种向‘应试教育’开战的旗帜?它具不具备这样的号召力和推动性?”(注:康宁.论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J].教育研究,1999(4).)随着讨论的深入,“素质教育”一词通过国家教育行政领导人、地方政府的政策文件,特别是在教育理论界人士的三重推动下开始得到广泛的认可,直接导致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纲要》第7条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通过词频搜索,《纲要》全文提到“素质”一词多达20余处,但是整个政策文件并没有出现“素质教育”这一基本上已被社会各界认可的概念。可见,政府对于“素质教育”这一内涵尚未确定的概念持“谨慎”态度。政策话语的“精练、严谨、确切”特性显露无疑。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文本中首次使用了加引号的“应试教育”这一概念,这种表述方式表明了政府首次认同并明确指出中小学存在着“应试教育”倾向,它是对理论界用加引号的“应试教育”代替“升学教育”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充分肯定了第一阶段素质教育的探索成果。至此,素质教育的酝酿尝试阶段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