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关于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述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610068)

原文出处:
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教育视域中主体间性的研究是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它不仅深受哲学主体间性思想的影响,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本文简要分析教育主体间性问题提出的背景条件,概括阐述我国目前关于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并指出我国教育主体间性问题未来的研究趋势。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10 期

字号:

      教育视域中有关主体间性的研究是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它不仅深受哲学主体间性思想的影响,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注:北京师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课题组.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J].中国教育报,2003.3.22)反思近年来国内关于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特点与不足,对于促进本领域研究的深入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一、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背景分析

      教育主体间性问题成为当前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与教育研究的热点,是教育发展的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哲学主体性研究及其反思为主体间性问题的提出并进入教育领域创设了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深化及教育实践的发展也从内部创设了主体间性问题进入教育领域的条件。

      (一)哲学领域对主体间性问题的思考

      哲学对主体间性的思考源于西方哲学对现代主体性的反思。主体性(subjectivity)从本质上说是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是活动主体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美国哲学家弗莱德·R·多尔迈曾对现代主体性的特征进行过概括:(1)以统治自然为目标的人类中心主义;(2)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性个人主义;(3)不包含类主体性的单独主体性。(注: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这种个人主体性曾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其过度的发挥也导致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疏离,导致了自然对社会的报复。于是,有学者提出对于个人主体性进行规约的倡导。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哲学关于主体性研究开始转向主体间性研究。

      以历史的眼光进行审视,可以发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间性概念最早出现于哈贝巴斯的“交往理论”与布伯的“对话主义哲学”中。在哲学领域中,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与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以个人主体性作为基础的。但是,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又有区别:主体性生成于对象化活动,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活动。如今,主体间性已成为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吸引了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开展研究,且提出了各种学说,如主体间的关系属性说、特殊主体性说、主体间的关联性学说等等。这些学说对于主体间性的界定虽有不同,但都认为其有一些共同的特征:(1)主体间性客观地存在于不同主体之间;(2)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3)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与超越,是主体性的合理的、适度的发挥与发展;(4)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精神已发展至其他的关系领域。主体间性这一概念试图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对立分离结合起来,它在帮助我们认识并处理主客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上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

      西方哲学由主体性研究转向主体间性研究是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种转向基本完成。而在我国,此时主体哲学刚刚兴起: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发掘与发展,另一方面是受西方主体哲学思想与观念的冲击,然后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研究开始由主体转向主体间、由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生产、社会关系的学说,并不含有人学的思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人学的基础上,以实践的人即主体为基础构建其思想的。随着对主体性问题探讨的深入,后一种认识逐渐兴盛起来。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建立在其人学思想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对于人的主体性还有深刻的见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性不仅表现在“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定关系”中,而且表现在“劳动主体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中。人类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必然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自然关系中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中。这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的特性,就是人们所说的主体间性。于是,我国主体哲学的研究开始从发掘人的主体性转向发掘其主体间性。这一转变不仅突破了前苏联影响下的马克思主义主客关系的框架,而且也引导着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开始从主主关系来考察社会生产、社会关系。20世纪90年代末期,主体间性思想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并走入教育领域。主体教育研究受其影响,也开始从主主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二)教育领域对主体性问题的思考

      教育领域对主体性问题的关注是有着历史渊源的。早在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对话式教学中就已经蕴含了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而后,西方国家较全面地发展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其中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成为主体性教育由萌芽走向理论构建的标志。(注:姚文俊,刘可钦主编.我要成为最佳的我——主体性发展教育实验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随之以后,这一思想在夸美纽斯、卢梭等人那里得到发展。近代以来,杜威对师生地位的研究,使传统的教师主导地位受到冲击。进入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兴起,人本主义对学生主体地位及主体性作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地位及师生关系的讨论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隐含了主体性问题。因此,教育主体性问题必然与师生主体的地位及其主体性的发挥、发展相关联。

      实际上,自从杜威以“现代教育”中的学生主体地位来辩驳“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主导地位开始,教师与学生孰为主体、孰为中心的争执就成为了教育主体性问题讨论的焦点。西方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受哲学主体间性研究的影响,对于教育主体问题的研究才逐渐摆脱了此非即彼的局面,而进入共存与互存的新天地——从师生孰为主体开始转向师生如何共为主体,即主体间的和谐与合作。这一来自教育实践并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的师生主体的关系问题自然成为教育主体间性问题讨论的核心。而由师生孰为主体到师生互为主体这一论题转变则体现了师生关系从主客模式到主主模式的转向,它力图摆脱以往师生彼此对立的窠臼。从这一意义上讲,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倡导主体间性也是对以往主体性教育讨论中一些不曾调和的问题进行协调的一种努力,而这种努力则从内部为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最终提出创造了内部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