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结构主要指课程知识的组织及其相互关系。它分为三个层面,即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这里的宏观层面主要指课程门类、课程类型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中观层面即学科结构,是指学科之间的组合关系;微观层面指某个学科内部知识的组合,即学科知识结构。[1]课程结构是课程重要要素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曾有不少的研究,本文拟从意识形态角度对之进行全新诠释。 一 意识形态在哲学根源上最早见于培根的“偶像说”,该词最早使用则是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意识形态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词语,从其最早提出和形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人们给它赋予太多的含义,有哲学视域的、有文化学视野的、有社会学视角的等等。大多数学者认为意识形态具有更多的政治学意义,它是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的理论反映,是特定政治经济制度的逻辑证明系统。[2]意识形态属于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是一个思想观念体系,具有注重其实践理性的特征。只不过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们都强调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利益的观念表象。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尽管触及这个概念的政治意蕴,但否认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把政治和阶级分离。本文对课程结构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时,主要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理解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以一定哲学世界观为基础的社会政治范畴,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应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该阶级、该社会集团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思想理论依据。[3]据此政治学视野下的意识形态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政治哲学世界观,二是指导政治和社会运动的政治信念,三是政治意识和价值体系。 意识形态总是与一定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不存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形而上学式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过程中的一种物质存在,它不生产意识,不生产被动服从的态度,而是作为建构学生无意识的意蕴与观念的“表象”(representation)系统发挥作用。[4]因此意识形态要发挥作用必然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通过载体表征其蕴意。在课程领域,作为一种载体,课程结构总是承载着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观念,表征着一定阶级、权力集团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种表象,意识形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联系,充分体现权力集团(powerful groups)的意志和利益,并借助一定载体,体现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 课程结构与意识形态是载体与表象、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是被决定与决定的关系。不同意识形态视域决定其所依附的载体——课程结构所表征的政治意蕴不同。在现代范式视界中,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课程结构。随着斯宾塞“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观点的提出,科学的工具性价值、技术理性被人们片面认识。“这种斯宾塞式的科学是对牛顿经验主义和笛卡儿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改版”,[5]它过分追求一种线性、易于量化的秩序,并深刻地影响现代人类社会的生产与思想。科学一度成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认识论,科学由此成为一种范式。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哈贝马斯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就是意识形态的观点,并执行意识形态的职能。在现代范式视域内,课程结构具有更多的科学技术意蕴。受科学技术这种意识形态的支配,课程结构“揭示现行技术合理性的政治成份”[6]。无论是宏观层面、中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课程结构受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影响极其深刻。课程门类增多、学科结构更加复杂,微观层面上,对课程知识的预测与控制加强,课程知识及其组合的科学性成为衡量课程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在这种封闭的现代范式中,无论是本体上还是外在表象上,课程结构表征着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功能,秉承技术理性,在阶级社会,表征着科学的技术统治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范式受到后现代范式的挑战并发生变化,范式的变革给人类带来宇宙论、认识论的新视野。教育领域中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将让位于更加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7]。课程领域秉承后现代范式的开放性,而变得更加多元与复杂。课程开发范式向课程理解范式转化,课程研究已从关注课程的科学理性向政治、种族、性别、生态、全球等视野转变,课程研究呈现多元、复杂、不可预测的景况。从课程构建的方法论来审视课程结构,人们在构建课程时候,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科背景、学生成长等要素,而是开始关注社会需求,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来组织课程、理解课程。在后现代范式视域内,课程结构已经被理解为表征政治性意识形态的载体,而具有更多的政治意蕴。 二 阿普尔“谁的知识最有价值”是自“斯宾塞问题”以来课程问题的重大转变。课程研究的线性、程序主义以及结构功能分析受到课程政治意识形态分析的猛烈冲击。课程的意识形态分析提上历史日程,课程结构承载的意识形态也日益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而得以解读。阿普尔认为课程是法定知识,它代表的是统治集团的利益。[8]诚然,课程结构作为课程的重要要素,必然代表着统治集团的利益,宣扬统治阶级的政治世界观、政治信念和政治意识。具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