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体性在人类对自我的追寻中得到逐渐强化,自身以外的东西一律被视为客体。由于这种观点走向极端,主体性逐渐异化,人对世界的过度占有和工具理性的泛滥使人的主体性走向了极端个人主义和人类中心论,为了实现与客观世界关系的平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人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在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上,主体从占有、破坏向生产转变,从简单重复向创新转变;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即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 教育也受此影响,在教育目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手段各方面都发生了变革。其表现是教育目的的内生性、师生关系的平衡化和教学方式的礼节性。主体间性教育目的是内生的,是在个人主体性得到发挥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使主体的情感、认知、意识都得到全面发展,达成人与人、社会、自然关系得协调的生态式发展;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理解性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相互尊重,实现主体间交流与理解的同时,还在对教育内容的共同解释中实现理解,实现成长与沟通的统一,使彼此关系走向平衡化;主体间性教育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理解下实现知识传递的,教育意义在学生的理解中逐步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