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

内容提要:

农村教育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应把农村教育提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的目标与方向,调整教育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使农村青壮年能在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进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为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4 期

字号: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现有7.9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2.3%。[1]2000年,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5年,与城市平均9.80年的水平相差近3年;全国文盲、半文盲的90%以上集中在农村。农村牧渔业从业人员中95%为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比例仅为0.16%。农村人口的素质和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存在极大差距。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应该从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发展农村教育。

      一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展,城市概念已跨越城区,城市功能逐步扩展,“市带县”的格局正在形成,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000年全国城镇居住人口为4.56亿,仅占总人口的36.09%,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6.3亿,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上升到45%左右。[2]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城镇化、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地区城镇化以及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础素质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满足转移的需要。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仅仅具备谋生的基础,离许多行业的岗位规范还差得很远,尤其是那些虽然手握初中文凭,却没有接受过一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劳动力,将在这种转移中难以谋生;而刚刚脱盲或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在绝大多数非农产业方面根本不具备任何上岗资格,其谋生将更成问题。因此,要实施农村地区城镇化以及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与此同时,发展农村教育,还是由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所决定的。我国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源明显地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数量过大,劳动力剩余严重;二是劳动力质量不高,素质较差。农村人力资源之所以数量过大,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历史性原因,即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曾出现偏差,以致人口增长过快,目前人口基数仍居世界首位;二是现实性原因,即受农村生产的现实特点所影响,目前在农村实行的是“鼓励一胎,控制二胎,禁止三胎”的政策。由于我国育龄人口多在农村,加上农村浓厚的男尊女卑、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使农村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仍不断上升。

      数量过大必然造成劳动力剩余。1996年来,全国农村从业人员总数56085.58万人,其中直接从事农业劳动和在本乡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分别为42441.19万人和48862.98万人[3]。根据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测算,全国14.3亿亩耕地仅能容纳2亿劳动力,就是说,目前2亿人的工作,是由4亿多人共同承担的。农村生产的低效由此可见。可以预计,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耕地能够容纳的劳动力必将大幅度减少,劳动力剩余现象将更为突出。不把这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的低效、重复性生产就势难避免,农民的生活、卫生状况就难有大的改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法实现。

      广少奎博士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质量状况令人担忧:第一,文化素质不高。我国现有文盲约6000多万人,大都生活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到目前为止,全国尚有5%的青壮年未脱盲,而青壮年正处在最佳的劳动年龄内,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构成。低于劳动年龄(15岁及15岁以下)的占农村从业人员的1.25%,超过劳动年龄(男性60岁及60岁以上,女性55岁及55岁以上)的占9.86%,两者相加,超过或低于劳动年龄的从业人员占全国农村从业人员的11.11%。另外,虽然绝大多数青壮年已经脱盲,但大多仅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并且很容易返盲。这样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群体,是很难正确理解、接受与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并且在吸收、转化农业科技等方面也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第二,科技素养较差。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4%以上基本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济型的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1996年末,全国农村农民科技人员仅有271.7万人,占全国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0.64%;农村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人员为2245.8万人,占全国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3%。[4]如此低的比例,使得农业生产力很难有大的提高,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很困难。第三,经营观念不强。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往往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他们的生产商品化意识远没有建立起来,不能科学预测市场变化,往往是“随大流”、“大呼隆”地生产,很难有“一招鲜”的举措。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的农民,经营管理观念要好一些,但绝大多数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和科学预测下的行为,而是凭直觉经验,带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第四,身体状况不佳。由于农村人均年收入的水平较低,农民大多处于“填肚子”、“搞饭吃”的生活状态,其食物构成和营养搭配简单,加上卫生保健条件较差,从事的多是重体力型劳动,因而身体素质相对较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