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埃德蒙·金的比较教育方法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娟涓,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埃德蒙·金是当代较有影响的比较教育学家,其比较教育方法论在比较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比较教育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典型代表,他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比较研究分析框架,并在研究方法上提出了教育洞察法,从而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比较教育方法论。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3 期

字号:

      比较教育学科还相当年轻,但在其短短的历史中,方法却不断推陈出新。试图寻找一种完美的方法论和尽可能周到的方法程序来进行更好的比较,一直都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主题之一,最近几十年关于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一直令人注目。由于使用的手段不同,每种研究都有自己不同的结果,因此持不同方法论的研究者都希望自己所主张的研究方法能够获得普遍的认同。埃德蒙·金就正好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比较教育方法论争论的高潮时期,他是当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比较教育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典型代表,金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比较研究分析框架,并在研究方法上提出了教育洞察法,从而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比较教育方法论。

      一、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一)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观点

      金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他的相对主义观点。在科学哲学中,相对主义经过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批判二元论,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到费耶阿本德那里得到了充分发展。相对主义不同于实证主义,它在本体论上,对是否存在一个独立于主体的社会实体并不关心;在价值论上,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内部观点”的独特性,避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在认识论上,认为寻求普遍适用的规律是徒劳无功的,如果认为有什么一般规律的话,那也只能是适用于规定的时空[1](pp73-74)。

      然而,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文化相对主义概念是作为文化普遍主义的对立面发展起来的,其主要观点是:每一种文化都是不可重复的独立自在的体系;每个民族都具有表现于特殊价值体系中的特殊文化传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标准无法进行比较;绝对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各民族的文化在价值上都是相等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逻辑结论是:人类历史不存在共同的规律性和统一性,各文化价值之间没有达到共识的可能。文化相对主义研究范式最初见于人类学,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学派。该学派强调每一种文化都会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主张对任何一种行为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而没有理由用调查者自身所属文化的标准来评价,适用于一切社会的绝对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2]。

      文化相对主义超越了文化的等级偏见、蒙昧与文明的界限,在抵制文化独断,尊重各文化的独特价值方面为文化研究做出了贡献。但发展到极端,就会盲目坚持自己的文化标准,拒绝改良的努力。同时,文化相对主义理论本身也有尚不可克服的悖论。因为“一切理论都是相对的”表明这句话本身就是相对的,既然它并非绝对的真,那么就不能说一切理论都是相对的。另一方面,如果“一切理论都是相对的”这句话本身是绝对的真,那么即使所有的理论都是相对的,我们还是不能如此说,因为至少有这样一个关于一切理论都是相对的结论是绝对的。这就是相对主义的悖论[3]。

      总的来说,金在比较教育领域中所持的观点带有鲜明的文化相对主义特征。正是这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思想使他成为比较教育中相对主义的典型代表,并为他的比较教育方法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比较教育学的相对主义研究范式

      由于受上述文化相对主义思想的影响,金比较教育学观点具有明显的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特征。在比较教育领域,相对主义指的是以客文化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为参照系统来认识客文化的教育现象的一种研究范式[1](p73)。它的观点是:第一,认为不存在永恒的价值观,否认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普遍教育规律的存在,要求以异文化内部价值观和认知方式为参照系统来认识、评价异文化教育问题,避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因此,金强调在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中要特别注意文化偏见的种种危险,认清每种文化和制度的特性及倾向。研究者要想真正揭示一国的教育作用因素,就要深入异国文化并接受其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从而真实地描述这一特定文化是如何建构并决定教育的形式。正是这一原因,金不注重考虑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而特别关心目的,认为目的决定方法的使用。第二,认为全面概括世界教育发展是不合理的,主张进行国别教育研究,把精选国别教育的个案研究作为比较教育的中心内容,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比较。金的著作《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就具有鲜明的个案研究特点,他的对象国明显考虑到较为广泛的文化相对性意义,不仅包括不同的地域,而且涵盖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他看来,这不仅涉及到文化差异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包含了不同发展水平的教育特征,从而能得出较正确全面的结论[4](pp189-191)。

      比较教育的相对主义研究范式对强化国别教育研究,促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揭示民族文化对教育的作用,提高教育决策功能,克服盲目照搬他国教育模式,创建本国特色的教育体系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它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是过于强调一国的文化特征而忽视对教育发展一般法则的研究。教育的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基础价值也反映在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之中,如果研究探讨能把握这些规律和基本价值,将有助于对一国的分析。二是不注重科学方法的使用,降低了研究方法的信度,可重复性差,受到实证主义的怀疑。三是文化相对主义者在研究中大多采用现象学和本土方法论的方法,这些人类学方法的应用会因条件而受限,并且很难传递。此外,相对主义虽有助于理解特定场合的教育性质和做出决策,但它几乎难以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把教育相关因素和教育无关因素加以系统地区分[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