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五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其发展特点同我国有许多相近之处,本文主要从研究东盟五国战后教育发展经验为重点,对亚太地区教育现代化作一探讨。 一、研究东盟五国教育的主要意义 首先,研究东盟五国教育有助于探讨亚太教育发展。东盟,全称东南亚国家联盟,现有七个成员国。本文以研究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五国教育为主的原因,一是这五国为最早缔结国,在战后发展层次和特点上有相当的类似性;二是都在八十年代实现了经济起飞,除新加坡为第一批亚洲四小龙外,其他四国都被称为新的亚洲“四小龙”,都是亚太地区重要国家;三是都属东方文化传统国家,战后都注重办教兴邦,在亚太国家中很有代表性。所以,通过研究东盟的教育实践,将会较好地了解亚太教育发展。 其次,研究东盟五国教育将有助于探讨亚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战后,东盟五国为了振兴国家,都积极办教兴邦,推动教育现代化运动,经历了从沿袭旧制到学习西方,从套用先进国家教育模式到创建符合本国实际的教育体系,走过了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演变道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除新加坡发展快些外,五国的发展几乎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相同的历史阶段都采取了类似的教育策略。这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由于共同的发展动因和深刻的国际发展背景所决定的。因此,探讨东盟五国教育现代化实践的经验教训,能较深刻地反映战后亚太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进程和实践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当代发展中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再次,研究战后东盟五国教育可以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一是东盟五国与我国是近邻,在教育上有广泛的交流接触;二是都属于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原先有类似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起点;三是都受过外国侵略,也都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四是都积极推行现代化,在改革传统教育创立新教育体系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通过研究东盟五国教育实践,探讨亚太新独立国家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对我国当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东盟五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东盟五国战后经济和教育都很落后,直到1960年时人均国民产值仅在100美元左右。菲律宾和泰国都在本世纪初开始实行小学免费或义务教育,但二战结束时文盲率仍在80%以上。战后,东盟五国经五十年代徘徊后,六十年代开始推行现代化,经济逐步发展,被称为八十年代的“时代奇迹”,1990年人均国民产值达到800美元—1600美元。如泰国,1960年人均国民产值为100美元,1975年达237美元,1985年达800美元,1990年达1620美元,1995年预计达3000美元以上。同经济发展一样,东盟五国教育发展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五十年代的徘徊阶段,各国主要以稳定政权和恢复经济为主,教育数量上有所发展,但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尤其是受到政治专制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政策干扰,发展严重受阻。六十年代后,东盟五国开始推进教育现代化,在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压力下,教育开始转型,从传统读书做官的办学模式转向为经济发展服务,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职业技术教育开始发展起来。七十年代后半叶,东盟五国政治氛围逐步宽松,形成以发展经济为重点的国策,教育发展迅速。八十年代后,东盟五国全部实现普及小学免费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5%以上,中学入学率50%以上,大学在校生占适龄青年10%以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7—10%。如泰国,战后仅有5所大学,但到1989年,高等院校达360多所,在校生近百万人。这一时期,东盟五国都建立起了多层级多类型的教育体系,发展科技教育和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并实施普及初中和大众型高教发展战略,努力促进工业化,力争在本世纪末使本国成为新的亚洲龙。东盟五国战后在推行教育现代化中,积累了许多重要的经验,以下仅归纳最主要的几个方面: 1.注重政府作用,强力推进现代教育改革。东盟五国战后的教育改革,几乎都是依靠政府行为强力推行的。例如,泰国六十年代制定的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总方针,开设各种职业院校,创办地方大学,推行地区教育发展规划。1960年以前泰国曼谷以外没有一所高校,到1982年全国356所高校中,有275所是在曼谷以外的;23所大学中,也有12所设在曼谷以外,到1985年泰国有各类技术院校近300所,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政府强力推行的结果。新加坡自立国以来推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也全都是依靠政府行为的强力作用,新加坡目前形成的四级分流的最严密复杂的教育制度(含考试制度),全都是政府全力策划和推行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甚有特色,也都是政府特意营造的,闻名中外的儒家伦理课程便是一个典型的特例。正是政府对教育改革的支持和倡导,东盟五国才能在现代化启动时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能集中使用仅有的有限资源,有效地发展教育,支持了现代化建设,也使教育现代化获得宝贵的时间。 2.从本国实际出发,积极推进教育模式的转型。这是东盟各国推行教育现代化的最重要一步。战后,东盟各国都急于发展国家,对教育进行了许多尝试,但由于坚持传统办学模式,发展效果都不佳。六十年代后,由于工业化发展需要,东盟各国先后对教育问题进行反省,推行教育改革,提出教育作为经济基础的思想,坚定地把为经济发展服务作为新教育的根本方针,根据国家的发展要求办教育,培养急需的各种人才。新加坡开始创办工艺学院,各国开始大办职业技术教育,马来西亚提出要改变文史社会学科就学学生人数偏大的倾向,使理工科学生从20%左右增加到60%,尤其要改革理工科中偏重于理论的问题。当然这种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教育模式从传统的读书做官转向为经济发展服务,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促使这一转变的最重要的动力是发展的压力。东盟国家正是在发展的压力下,不断推动并深化这一转型,坚持按社会发展的需求办学,使东盟各国度过了发展初期的人才荒,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并建立起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使教育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3.制定规划,强化教育与经济的同步发展。东盟五国的另一重要经验就是非常重视教育规划,把制定教育规划,看成是保证教育稳定发展,有效地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和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规定在制定国家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1961年后,泰国连续推出七个五年发展规划,每个计划都把教育作为重要性内容,按照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了教育发展的具体指标,具有很高的操作性,促使泰国每次经济发展规划都圆满完成。印尼自1969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起,每个五年计划中都提出相应的教育发展重点,如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重点,以配合新的经济政策。东盟五国能在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等方面获得较大成效,其中制定教育规划,政府对教育进行积极干预是一条重要经验。东盟五国注重通过规划贯彻政府的积极干预,在缺乏现代性的国体中推行先进的教育模式,是符合后发外生型国家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与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自发的演化方式有重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