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为公仆型领导者:美国教师教育新理念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圆圆,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北京 100037   郭圆圆(1980-),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内容提要:

把教师培养成为领导者,成为近几年美国高校中教师教育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公仆型领导理论被认为是一个在这方面教育上十分有效的领导模型。笔者简要介绍了在公仆型领导观影响下的教师教育新理念,即把教师培养成公仆型领导者以及该理念在美国高校教师教育中的发展和实践情况。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 G6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16(2007)05-0065-03

      把教师培养成领导者是近几年美国高校中教师教育的一个新发展趋势。公仆型领导理论被认为是一个在这方面教育上十分行之有效的领导模型,它强调了教师作为服务者和领导者的双重身份。该领导理论将“服务”意识置于首位,强调倾听、交流、促进他人成长并发展其潜能。

      近些年来,随着对教师角色认识的不断发展,人们认为教师“不应是一个知道所有答案的专家,而是一个充分了解专业领域事物并能帮助他人学习的人……一个慢慢培养学生对所学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的人”[1]。对教师角色的新的认识与“公仆型领导观”的理念相暗合,从而促成了其在教师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即要把教师培养成为“公仆型领导者”。本文的撰写意图在于,通过对“教师成为公仆型领导者”(Teacher as servant leader)的理论背景、理念的产生、含义以及它在美国高校教师教育中的实际运用情况的简要介绍,使大家对这一美国教师教育的新理念有所了解。

      一、公仆型领导

      “公仆型领导”(Servant Leadership,或称“服务型领导”)一词汇起源于圣经。至今,公仆型领导所包含的原则反映了普遍的伦理:谦逊、忠诚、信任、移情、愈合、社群以及服务等[2]。公仆型领导者不一定居于正规的领导岗位,他将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同时以一种“延伸了的服务”作为领导个人和机构的方式[3]。

      (一)公仆型领导理念的提出

      罗伯特·K·格林里夫于1970年最早提出了在组织或运动中的领导者实际应担任“服务者”(公仆)角色的理论,即公仆型领导(服务型领导)理论[3]。该理论的产生灵感源于赫曼·赫塞(Herman Hesse)的小说《东方之旅》(Journey to the East)。故事讲述的是一群人探索东方的神秘旅程,可能也是赫曼·赫塞曾经经历的真实旅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里奥,是一位随探险队员出征的仆人。他不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探险队员端茶递水、整理行装,而且用他快乐的歌声和顽强的意志为探险队员消愁解闷,排忧解难。他提供的服务和支持是那样的心甘情愿与和谐自然,以至于人们没有意识到他存在的真正价值。直到有一天里奥死了,小分队从此乱了套,探险之旅被彻底放弃——因为没有里奥的服务与支持,探险队连一天也不能维持下去。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在经过多年的迷惑不解之后,一位探险队员——本故事的讲述者,却意外地发现,原来里奥就是本次探险活动资助者确定的领导者。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他却选择了卑微的“仆人”而不是颐指气使的“领导”的角色[4]。

      这个故事启发了格林里夫,使他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仆人”(服务者、公仆)与“领导”这两个对立角色。他提出“公仆型领导者首先应当是一名服务者。公仆型领导者始于一个人自然而然想为他人服务的天性,之后有意识的选择使他渴望领导他人。检验一个人是否是公仆型领导者的最好方法是:在他的领导下,得到他服务的人是否真正在进步?是否变得更健康、更自主、更自由、更聪明能干和更自动自发?自己是否更有可能变成公仆型领导者?社会中权力最小的人群受到了怎样的影响?他们获得利益了吗?或者至少没有因此受到更多的损失”(格林里夫,1970)。

      (二)公仆型领导者的特征

      现任格林里夫公仆型领导中心的负责人Larry C.Spears对格林里夫的原著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从中归纳出公仆型领导的10个特征。他们分别是:倾听(listening)、移情(empathy)、愈合(healing)、意识(awareness)、劝说(persuasion)、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远见(foresight)、管家(stewardship)、对他人成长的承诺(commitment to the growth of people)、营造共同体(build community)[5]。

      但Spears同时指出,这10个特征并不是对公仆型领导“穷尽性的概括”,因此美国其他学者根据格林里夫的原著,又概括出公仆型领导的其他特征。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Robert F.Roussel和A.Gregory Stone的研究,他们对90年代以来近100位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统计,从中归纳出公仆型领导的20个特征[6]。其中9个特征被他们称之为“功能性特征”(functional attributes),它们分别是愿景(vision)、真诚(honesty)、诚实(integrity)、信任(trust)、服务(service)、垂范(modeling)、充当先锋(pioneering)、欣赏他人(appreciation of others)、授权(empowerment);另有11个特征由功能性特征派生而出,被称为“派生性特征”(accompanying attributes),它们是:沟通(communication)、信赖(credibility)、干练(competence)、管家(stewardship)、预见性(visibility)、影响力(influence)、劝导(persuasion)、倾听(listening)、激励(encouragement)、教导(teaching)、谈判(delegation)[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