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咸宁师专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由于人力资源的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关系极大并且教育投资是形成和积累人力资本的主体和核心。因此,在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等不断发展变化,世界范围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增加教育投资,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和开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面对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教育投资的状况,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无疑对我国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上所述,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教育投资虽然总的趋势与国际教育投资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主要表现在:

      1.投资波动较大。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1987年教育投资同国民经济的发展比较协调,1958—1978年的20年间教育投资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同教育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严重失调。这一时期,既有教育投资不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也有教育超出国力可能,盲目大发展影响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问题。特别是“文革”时期,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教育投资更不成比例。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教育投资虽然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仍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过去特别是“文革”期间欠帐较多,增加的投资具有“还帐”性质;二是增加的教育投资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政策性开支,这种状况在中小学更为突出。据调查,有的地区属于政策性措施和制度变动等增加的开支占增加普教经费的85%;三是人员超编过多,增加了“人头费”的开支;四是“通货膨胀”,教学用品涨价,使得教育经费贬值。

      2.教育投资与教育事业发展不适应。从我国教育投资的实践看,较多的时期存在着教育投资过少,与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严重失衡等问题。比较突出的是1958年后,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教育同国民经济一样盲目发展,1960年与1958年相比,高校在校生增长45.8%,中专在校生增长50.8%,中学在校生增长20.4%,小学在校生增长8.6%。而教育投资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1958年比1957年下降6%。其中,教育事业费下降2.3%,基建费下降26.2%。而同期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基建总投资增长33.1%、23.1%、34.6%、87.7%。1961年比1960年,教育投资下降24%,1962年比1961年下降15.5%。其结果导致教育事业全面萎缩,教育质量下降。1962年同1960年相比,高校在校生减少13.2万人,中专在校生减少168.1万人,中学在校生减少273.2万人,农业职中在校生减少203.5万人,小学在校生减少245.5万人。[1]

      近些年来,在人力资本理论和国际对人才竞争的影响下,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投资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并想方设法加大了投入,但直到目前为止,教育经费短缺,仍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根据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1993年底所说:由于教育经费短缺使得75%的中学和90%的小学未能按教学要求配齐仪器设备,1500多万平方米的危房未能修缮;同样是由于教育经费短缺,使得教育系统教职工平均工资在全国12个行业中长期徘徊在第10位左右,1992年全国职工工资2930元,教育系统为273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更为严重的是,还是因为经费短缺,到1993年9月底为止,全国拖欠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最高曾达14亿元。[2]上述事实表明,教育费短缺的现状,“不仅不能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而且也难以满足现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3]

      3.投资总体水平低。仅以80年代中期为例,8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支出的教育投资在GNP中的比例是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这表现在两方面:

      (1)低于80年代中期的国际平均水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1985年教育投资占GNP的比例,世界平均为5.7%,发达国家为6.1%,发展中国家为4.0%,而我国为2.94—3.12%。如表。

      世界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重(%)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1 1985

       世界平均 3.64.8

      5.4

      5.7

      5.7

      5.7

      5.7

       发达国家 3.75.1

      5.7

      6.0

      6.1

      6.1

      6.1

      发展中国家2.32.8

      3.3

      3.9

      4.0

      4.1

      4.0

      注:教育投资为政府支出数,包括教育经常费和教育基建费。

      (2)低于相同人均GNP条件下的国际平均水平。据一项教育投资水平国际比较的研究报告:世界上人均GNP为310美元的国家,教育投资占GNP比例的国际平均水平约为3.31%[4]。据世界银行的估算,1985年我国人均GNP为310美元,而同年我国教育投资占GNP的比例为2.94—3.12%。

      4.投资差异大。这种差异主要是指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差异。

      以北京和贵州两地之间的比较为例,1988年北京普通中学预算内生均经费414.01元,贵州仅为141.58元,两者之比值为2.92;1989年对应数据为582.05元和144.09元,比值为4.14,差距进一步扩大。两地之间小学生均经费的比较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1988年为217.82元和57.88元,比值为3.76;1989年为243.03元和64.50元,比值为3.81;1990年为289.65元和74.70元,比值为3.87。[5]在全国水平上,按收入水平作地区分类所进行的比较分析显示出更为为令人不安的差距扩大趋势。[6]见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