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实施这不仅仅是教育理论界的倡导,更重要是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实施的问题。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倡导,使许多一线的教师对于教育研究陷入茫然与无所适从的境地。随着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形式的展开,他们在教学与研究中仍左右为难,因为大量而繁重的教学任务让他们平日没有喘息,再新添研究任务,他们觉得压力过大,其中丧失信心、敷衍了事或形式上执行上级的指示等等成为了教师做研究的典型消极现象。一线教师怎样解脱“做研究”的困境呢?一线教师又如何与来自于高校的理论专家共同合做研究呢?一线教师在“做研究”中如何促进自身的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呢?在诸如这些新课程改革带给教师的新困惑,教学案例研究给我们提供出了一个新的路标。 一、教学案例:揭开教育教学活动的面纱 1.教学案例的概念、分类 案例一词,英文中称“case”,也叫个案、事例、事件,是指为了研究与教学有关的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义出的事实”来代替,它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解决一个或者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注: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许多教学案例概念的界定均认可:教育教学案例是针对一个真实的具体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者事件的记录与再现、反思与探讨,它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典型性事例。 根据在众多的教育学术杂志和教学网络资源中出现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类,一类是教学反思引起的教学前的课例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对所教内容的一种详尽的探讨和对新教学观念转变为教学行为的记录与思考,如《“吸咐材料研究”的教案设计》、《并于直线方程的研究性教学设计案例》、都是针对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探讨和设计。另一类是运用常见的教学后的反思型案例,如《“我是小小超级建筑师”探究活动体会》、《一次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授课计划的尝试》等,是教师课后的反思记录与总结。 2.教学案例的特点、写作及其分析 如要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必须要清晰教育教学案例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过程。教育教学案例具有的区别于其一般性文本内容的特点。(注: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0.3.)其一,所有的案例都是来源于现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是坐在家里“拍脑袋”空想出来的。其二,所有的案例都是对事件的一个完整细致的记叙或者反思,即在案例中要描述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或者思想行为,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具体的情节,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动机、态度、思想、意图、需要等往往都要揭示出来。其三,所有的案例都是在一个情境中围绕问题解决或者体现某种教学观念、行为等所进行事件记录与反思,不是记流水账,也不是说空话,要体现它的有效性和典型性及时代性,正如美国有的研究者所言:“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它的写作没有一定的格式,但是两类案例在写作过程中都要遵循一定的写作基本原则和规范。首先,教学前的课案设计,它区别于单纯的教案,无论在案例的立意还是其内容及价值思考都把理念、实践、反思融为教学实际情景描述的主线,而教案虽然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与分析中有理念部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反映理念和教学实践间相互作用关系,内容框架上缺少反思板块。简言之,这类案例在写作过程中一般坚持与新课程理念紧密结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各项活动设计中有完整的构思和设想,对教材内容、学生发展、学生评价等均有新思考。其次,教学后的反思性案例,它区别于课堂实录,它有助于教师把先进教学思想进一步清晰的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形成反思习惯或者问题意识,总结得失,明确方向,有利于培养教师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另外,案例写作中,案例写作者应忠实于教学实践中所发生的事件,忠实于案例写作者自己的写作初衷、思想和案例中出现的人物活动和思想行为的真实性。 众多的教学案例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对它的分析和利用方面。分析、研究案例中蕴含的问题和精华是对理论假说的检验,“因为提出一个恰当的真实而又易于处理的假说,就抓住了案例故事的灵魂,由此切入和组织材料,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事实和描绘故事,由此展开实证的表述和分析,就是对一个理论的检验。不论对既有理论的否证和支持,还是提出新的理论,都要进行理论和事实、理论和理论比较,既要说明原有理论为什么解释不了新的现实,也要提供做出修正和新的解释的依据,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创造。由此做出规范的分析和说明,就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从而对教学改革过程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注:邓云洲.案例研究应有别于论文的写作和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1,(12).)因此,我们分析时一般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提取案例中的理论成份,从案例中分析出理论要素,把实践的经验和行为提升到理论的层面,把教师课堂教学的经验、行为提升到“说清其理论依据”的层面上,从中学习和体验教学实践经验“如何上升”为教育理论的过程,促进教师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从自发的行为转变为自觉的行动。二是要从案例中得到启示,发现问题、学习经验,对照自身的教学行为和观念,不断改进,并学会感悟案例中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支撑理念,以进一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素养。另外,“案例的分析研究,应回归到对课堂教学基本面的探讨才能展现案例的价值,不要过分地集中于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而应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以及值得研究的问题,要注意对课堂教学作整体的考察和深层次的分析,否则会失去案例研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注:罗东周.谈教学案例研究文章的撰写[Z].2003年(http://www.jmedu.net.cn/jmedu/htmI/2003-10-16/20031016174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