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在其初始阶段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形式而展开的,因此,心育从其产生的那时起,就与学校德育结下不解之缘。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我认为两者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补救论 该观点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德育的某些原有内容、目标、方法等显得陈旧、过时,而心育的兴起是改革学校德育现状的重要举措。 原因是:(1)心育带给德育新的工作理念,“教师不再是权威者、塑造者,而是学习活动中的协助者、提供建议者”(注:宋发庆、钟声震:《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7期。)。学生也不再“是一根灌输各项道德规范、概念的‘香肠’”(注: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德育不再是“人学空场”(注:“人学空场”是指在德育中不重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而过多强调其他内容。详见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2)心育为德育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拓宽了传统德育主要运用说服、榜样、评价、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渠道(注:李文安:《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教育探索》,2001年第2期。),“起到了传统德育所不能起的作用,充当德育的补充形式,充分发挥了其德育功能”(注:王晓霞:《试论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德育特色》,《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第6期。)。(3)心育遵循心理规律将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提高德育实效。(注:宋发庆、钟声震:《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7期。)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离开了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因素的客观分析,德育工作就会变得不切实际。教育者只有遵循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王晓霞:《试论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德育特色》,《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第6期。) 随着学校德育的改革和心育的发展,使人们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于是,又产生了新的观点“附属论”。 2.附属论 该观点认为两者是包容关系,主张把心育纳入学校德育领域,成为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主要理由是(注:陆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德育工作要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与加强管理相结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这样,德育不仅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纪教育,而且包括心育、德育,内容得以丰富,德育领域得以拓展。同时,也能使德育功能得以增强。这一点在教育部[2001]1号文件《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育实际活动中,心育工作较多归口于德育管理。 此外,该观点还认为(注:赖海雄等:《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把心育纳入德育体系在理论上是成立的。(1)汉语中“德”字最初的象征字形便有“二人同心”的含义,以后演变为“二人以心相会”或“二人相会以心”的含义;(2)德育也包含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交往中的伦理准则,包含依据社会文化、心理学、生物学等因素对人进行心理教育与引导,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3)人格心理学与人格培养、临床心理学与心理辅导、健康心理学与心育,都从一个侧面对德育产生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3.互补论 除“补救论”和“附属论”外,还有一种“互补论”。该观点认为:两者是交叉关系,心育与德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部分重叠,又有各自独立的部分;既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 该观点认为(注:马建青:《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结合的前景探讨》,《江苏高教》,1997年第1期。):大量理论研究揭示了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理论基础,两者有联系有区别,具有互为补充、互相结合的内在必然性。(1)在具体目标上,虽然心育侧重于促进心理健康,而德育侧重于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但在终极目标上两者都是为促进人格的健康和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在内容上有部分重叠,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上,两者的某些内容有较大的一致性;(3)在方法上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由于两者都作用于人的精神活动和人的行为,因而在方法上都将遵循人的心理行为的发展规律。 上述关于心育与学校德育关系的各观点中:只有“互补论”既看到了两者的一致性,同时也看到了两者的差异性,应该说是比较全面、完整的一种理解。尽管如此,“互补论”也没明确两者之间究竟是在什么条件下互补,是附属关系下的互补还是独立关系下的互补。从理论上讲,心育与学校德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两者有密切联系。 第一,从属性上看,两者都属意识范畴,解决的都是意识领域的问题。思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由客观存在决定。心理也是指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及在此基础上对行为的自我调节。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既包括理性认知也包括感性认知。 第二,两者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有部分重叠。在狭义的德育方面,在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的教育上,在确立人生观、寻找人生意义等方面,心育与德育有共同之处。在表现形式上,两者也有交叉。人的心理表现为感知、记忆、思维、想像、情感、意志、气质、性格、能力、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其中世界观是人思想活动的最高调节器,它处于个人心理现象的最高层次,对人的整个心理、思想面貌具有指导、定向作用。而世界观正是人的思想品德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