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生冲突中教师行为的案例研究

作 者:
丁静 

作者简介:
丁静,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副教授。(广州 510303)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在对中学一线教师进行的关于师生冲突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师生冲突的发生是经常的,而且中学阶段是师生冲突的高发期。师生冲突可分为一般性冲突和冲突激化两个阶段。冲突的激化尤其是对抗性冲突的发生,会严惩破坏师生关系,伤害各自的身心,阻碍教育的顺利进行。而导致师生间冲突激化的直接原因,往往是教师的言行失当,潜在动因则是偏见。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冲突,协调好师生关系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具备良好的人格修养和较高的教育技巧。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2 期

字号:

      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但面对矛盾,师生双方若没有采取协商、对话、等合理、合法、平和的沟通手段,而采取了过激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则会使得师生矛盾激化,师生关系恶化,矛盾就会演变成冲突。对抗性的师生冲突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伤害师生的身心,从而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师生冲突的发生机制、演变过程及导致的后果,有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师生冲突,尽可能地避免对抗性师生冲突的发生,协调好师生关系,使教育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大多是进行概念分析和理论构建,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在研究内容上,多是停留于抽象的认识论上,对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阐述较多,却少见实践课题研究,也鲜有对具体情景中的师生关系,如教师与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系、教师惩戒学生行为等特定师生关系进行探究,因而对具体的教学实践缺乏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中学一线教师撰写的自己亲历的39个案例为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从中揭示师生冲突的发生机制、演变过程。教师来源于广东省中等发展水平的江门和阳江两市,包括班主任15人,体育教师11人,其他任课教师13人。其中,认为没有跟学生发生过冲突的教师有1人;有矛盾,但教师成功避免了冲突,也即实际上没有发生冲突的有7人。本文对已经发生冲突的31例案例进行分析。

      一、师生冲突的过程及形式

      师生冲突,按冲突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及剧烈程度可分为一般性冲突和冲突激化(对抗性冲突)两个阶段。对抗性冲突往往是从一般性冲突演变而来的。

      (一)冲突的第一阶段常见的冲突形式

      1.教师误解学生,学生委屈、辩解

      正在上课,突然,从一个男生的抽屉里飞出一个纸团,学生都“哗”地叫起来。我非常生气,快步走到那个抛纸团的学生旁边,严厉地说:“你为什么上课乱抛纸?你看你现在对全班纪律造成的影响!”这个学生说:“纸团不是我抛的。”我更加生气:“做了错事还不肯承认。我明明看见纸团是由你这儿被抛出去的,还想抵赖?”这个学生被我这样一说也发起了脾气:“我说不是我就不是我。”还出言顶撞我。班级这下更加乱了,吵声引来了班主任,将学生带出了课室。课后我才了解到,那纸团确实不是该生抛的。

      2.教师干预学生违纪行为,学生不执行

      突然,静悄悄的教室里传来了“嘟嘟”的电子游戏机的声音。教室里一下子骚动起来,我三步并作两步赶到××同学的座位旁:“把游戏机给我。上课有纪律没有?胡闹什么!”谁知该同学根本没有将我放在眼里,若无其事地照打他的游戏机。我更火了,硬把他手里的游戏机抢了过来。他更嚣张了,坐在位子上把东西故意弄得“叮当”乱响。总之,是一副“我也给点颜色你看看”的样子。我想把他叫到办公室,却叫不动。

      (二)冲突的第二阶段常见的冲突形式

      一般性冲突如果没有及时化解,师生冲突就发展到了第二阶段。31例师生冲突中,就有29例发展到了第二阶段,说明师生冲突的激化问题相当严重。主要有三种情形:冲突暂时平息,冲突陷入僵局,一般性冲突演变为对抗性冲突。

      1.冲突暂时平息

      冲突平息与冲突化解不同。冲突平息是指教师运用指责、训斥、恐吓,甚至体罚等手段暂时压服了学生。尽管冲突没有激化的外在表现,但师生之间已经凸现的矛盾依然存在,事后师生关系仍不和谐或更加恶化,学生疏离或敌对教师。

      上课铃已经打过了,一位女生满头大汗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迟到了。”我只说了句:“8个俯卧撑!”她恳求道:“可以让我课后补做吗?”我板着脸孔说:“大家都一样,迟到都要即时做俯卧撑。”女同学无可奈何,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做完了俯卧撑。这个处理平静了较长时间,但后来发现,这个女同学由原来的合群开朗变得孤僻起来,怕见老师,怕上体育课。

      2.冲突陷入僵局

      当教师反复训斥或命令学生,学生拒不执行,师生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致使冲突陷入僵局。这时又存在两种状况:旁人解围,打破僵局;冲突不了了之。

      (1)旁人解围。旁人一般包括学生、班主任、科任教师。解围的方式有主动解围和被动解围。当科任教师解决不了冲突时,求助于班主任还是一种比较明智的主动解围方法。另外是被动解围,教师也该坦然接受,如下例。

      我要不听口令的学生站出来,但他纹丝不动。记得我当时的脸色很难看,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谁也不吭声。大约相持了五分种,不知道哪位学生冒出一句来:“老师,算了吧!您大人有大量,不跟他计较,上课吧!”我顿时脑一转动就顺着应一句:“好吧,我们上课!”

      (2)冲突不了了之。当冲突陷入僵局,没有人解围,教师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冲突只能不了了之。

      我希望能达到“骂而成器”的目的。然而适得其反,话音刚落学生们就窃窃私语了。见此,我又对“四大金刚”加以批评:“我不允许课堂上出现这种行为。如果你们对听课毫无兴趣,我允许你们出去。”最后,还加重语气表明我的立场:“如若继续,即使期末考试满分,你还得补考。”话语一出,哗然四起。我顿觉语塞,直觉告诉我,情况难以收拾了。剩下的半节课就不了了之了。

      3.一般性冲突演变为对抗性冲突

      对抗性冲突集中表现为对抗性行为的发生。一般性冲突一旦发生,教师忍不住火气,化解不了僵局,不能平息冲突,失去了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的控制力,致使言行出格,对抗性冲突就会发生。在调查的31例一般性冲突中就有18例演变为对抗性冲突,比例达58%。对抗性冲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种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