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21)08-0003-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和经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起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首次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进行总体安排与部署。以教育强国建设引领、支撑和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目标任务要求,也更加依赖以国家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基于政府财力的财政性经费投入。那么,未来一个时期,在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格局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经费投入的保障面临怎样的挑战?需要采取何种有效举措?本文着眼于2035年远景目标,着重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期间经济社会重大战略的实施,阐述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任务与经费投入需求,历史性地分析既有教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格局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进行未来教育经费投入基本路向的总体研判,进而提出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保障政策举措。 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与经费需求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教育优先发展新的战略要求,新的目标任务对经费投入保障提出了新需求。 (一)作为国家战略重要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通过一系列国家战略展开的,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总体战略,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历经四次全会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再到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一些重大的战略相继得以部署和实施,如改革开放之初的先发展沿海后发展内地的“两个大局”区域发展战略,[2]199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并持续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十八大以来确定实施的“创新驱动”“制造强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等等。它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总体战略推进中演进形成的战略体系。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才为根本是其总体特征,通过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各行各业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而全面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优先发展教育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改革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支撑。 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教育的要求是总体实现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即要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对加快教育现代化提出的新使命,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教育资源供给提出的新需求,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对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出的新任务,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对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成教育强国。[3] 作为开启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何以开好局、起好步、谋好篇?《建议》在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容看,涉及整个国民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和方方面面。《建议》强调了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职业教育注重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分类建设,民族教育补短板,民办教育规范化,终身教育学习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五大维度的若干方面提出了要求。结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教育事业历次五年规划(计划)目标任务,“十四五”时期教育目标任务必然是在“十三五”基础上的整体性开局,同步开启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提升,深化改革、协调发展,核心任务举措在于围绕教育坚持“四个服务”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总的来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布局的教育新部署,是不同于以往各历史阶段中“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等目标的表述,其本质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化,系统化整体提升是总体要求。核心在质量,目标在提升,重点在体系,但关键在投入保障。 (二)服务体系化高质量建设,教育经费投入需求指向的目标任务 历史经验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雄辩地证明“发展教育事业不增加投资是不行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安排和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但归根结底在于经费投入的切实保障。得益于教育经费大力投入,尤其是公共财政对教育经费的保障,才有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和“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逐步缓解,才有了“学生营养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由基本普及到全面普及、由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才有了“中职免费”“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以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才有了“985”“211”“双一流”重大工程的建设和高等教育向普及化水平的迈进,才有了“国培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教师队伍的大力建设,等等,整个教育事业才得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教育经费投入由2000年的0.38万亿元逐年增长到2020年的5.3万亿元,尤其是自“十二五”以来的近十年间,总的教育经费规模达到了38万亿元,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约10万亿教育经费总投入的3.8倍。